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商洛市残联社会化运作贴心服务残疾人

商洛市残联社会化运作贴心服务残疾人

2016-05-24 08:46:51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讯 (特约记者 周烨明 通讯员 陈 沛)5月15日是全国助残日,记者走访了解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每次给残障孩子上课,启聪特需儿童干预中心的老师们都倍加用心;惠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经常组织残障儿童进社区开展活动;丹凤县民乐现代农业园被列为市残疾人扶贫基地,残疾人可以在场区分拣香菇、打包成品,增加劳动收入。
  近年来,市残联通过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社会民办机构进入残疾人服务领域,着力扶持培育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建设,使我市残疾人服务业不断壮大,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充分调动起了残疾人自身参与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残联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就是要为残疾人做好服务,所以在给残疾人提供政策保障之外,我们残联在服务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市残联理事长郭玉强告诉记者。
  市残联早些年就通过多方“化缘”,建起了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大楼。从那时起,市残联领导班子就开始了广泛调研,逐步尝试着通过社会组织民营机构来办残疾人服务设施。他们先行在西安考察并引进了“慧灵智障人士服务机构”,将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房屋无偿提供给对方使用。随后,又将一所残疾人就业培训机构引入到服务中心,采取市场化管理,收取相应的租金,以此来维持大楼的运行费用。采取租金减半等方式提供一定的优惠,招揽了海虹假肢装配站等一批假肢适配、听力检测机构进驻服务中心,让其有条件继续做大做强,更好地服务广大残疾人。市残联就是采取这三种不同的方式将民营服务机构引入到综合服务中心,从摸索走向完善,最终实现了残疾人服务的社会化运作。
  市残联依托综合服务中心搭建起了一个为残疾人服务的大平台,对入驻民营机构的运行进行社会化规范管理,并按照相关政策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扶持;开设残疾人综合服务大厅,进一步完善了托养、康复、培训、就业等服务功能。两年来,全市共建成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8个、托养中心8个、康复中心5个。市残联在这些已入驻的社会组织的支持协助下,每年可为1.32万名残疾人提供更加到位、更为贴心的服务;同时,越来越多的社会服务机构组织把残疾人服务做成产业,在我市得到了长足稳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 相关阅读
  • 十六人被困洛南草链岭 民警搜寻七小时救回

      本报讯 (记者 杨 鑫)5月21日,16人参加完同学聚会后相约一起来到草链岭,返回时因下雨和云雾迷路被困山上,洛南县公安局洛源派出所民警和当地村民向导连夜晚上山搜寻7小时,16人被安全救回。   5月21日晚7时许...

    时间:05-24
  • 呵护“秦岭绿肺” 再造秀美商洛

    ——商洛市人大开展《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执法检查综述  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是我国南水北调的天然水源涵养区,是华夏龙脉、“国家绿肺”。然而,随着秦岭北麓治理整顿,商...

    时间:05-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