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会见残奥健儿时指出,我国残疾人体育健儿在残奥会上的卓越表现,令人振奋的不仅仅是一枚枚奖牌,更是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不仅仅是优异的比赛成绩,更是面对困难挑战显示出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是充沛的精气神,是满满的正能量(据9月22日《人民日报》)。从昨天到今天,省、市主要领导也都第一时间会见了载誉归来的残奥健儿,以实际行动传承这种精神。
当然,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不单体现在体育赛场上,古今中外各行各业都有他们拼搏的足迹。汉太史司马迁遭受宫刑,忍辱负重,写出了历史巨著《史记》。奥斯特洛夫斯基面对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精神上遭受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谱写了最后一部巨作《命运交响曲》。新西兰“无腿英雄”英格利斯,2006年依靠一双假肢,奇迹般地登上了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2005年央视春晚,由21位聋哑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一炮走红,那惟妙惟肖、美轮美奂的精彩表演至今被人津津乐道,成了永恒的经典……
80后出生的笔者,是听着张海迪姐姐“身残志坚”和雷峰叔叔“助人为乐”的励志故事长大的。海迪姐姐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胸部以下三分之二躯体失去知觉,但她不向命运之神屈服,以顽强的毅力与疾病作斗争,自学了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掌握了英语、日语、德语、世界语等4门外语,成为著名残疾人作家,在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她坚韧不拔的精神,鼓舞和感染了一代青年,被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当代保尔”。记得那时老师问起理想,我们的回答总是:科学家、教育家,等等。——现实的社会,需要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当下,中华传统美德越来越受到国人推崇。首秀残奥会、勇夺“四冠王”的泳坛小将张丽,告诉我们“榜样的力量燃起了追梦的信心”,张丽口中的榜样当然指的是国家队中的老队友,是队友们坚韧的毅力传递出榜样的力量,帮助她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向梦想发起冲击。中国残奥体育代表团团长、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前不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残奥健儿让更多残疾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换句话说,残奥健儿是8500万残疾人的“榜样”。那么,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精神,难道不正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榜样”?
让榜样传递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