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旨令让这位厨子很是为难,按照原来的做法,皇上已经吃腻了,按照他的大烩菜做法,是粗制滥造,怕落下个对皇上不忠的骂名。厨子想了一夜都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临近天明的时候,他才幡然省悟,何不将皇上以前的炒菜烩在一起,改变一下口味。厨师按自己的想法大胆实施,没承想皇上吃得很满意,他的名声也一下子大了起来,由一个小厨变成了专门伺候皇上的大厨,令宫里的大小人物另眼相看。等到他年龄偏大告老还乡,大烩菜就这样传进了商州。
传说归传说,商州大烩菜好吃却是名副其实的。以前老百姓的生活普遍苦焦,不要说吃肉,就是油星子一年到头也沾不上几次,要见上一次油星子,只能等到坐席的时候。而过事的主家做席时也不像现在这样大鱼大肉地满足供应,只能以萝卜大烩菜来招待亲朋。由于萝卜有很好的吸附作用,肉味浸在了萝卜里,这种油而不腻、色香味俱佳的大烩菜完全可以满足一村人享用,让前来行情的人都能混个肚儿圆,于是,商州大烩菜被老百姓称之为百姓菜流行开来。
而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商州大烩菜仍然是款待亲朋的保留菜肴,这是由于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个大字上。一是它的选料都是些大路货。萝卜、白菜是自己田里种的,红薯粉条与浆水豆腐是自己做的,猪是自家圈里养的,葱、蒜、苜蓿等香料是自家地里产的,百分之百的绿色食品。二是用大铁锅熬制。厨师早早地将萝卜倒在煮肉的铁锅里,待到萝卜完全熟透后,加入切好的油炸豆腐片、白菜、粉条与红烧的猪肉片,再将生姜、大蒜、苜蓿、食盐一块加入,盖好锅盖,用木柴文火慢慢蒸煮。随着文火的不断加温,一股扑鼻的菜香就会弥漫开来,这时,揭开锅盖,将切碎的葱末撒在上面就可以食用。三是吃的人多。这种大烩菜适应于平民百姓,一般都是在过红白喜事时,用来招呼亲朋好友。商洛有着淳朴的民风,不论谁家有事,乡邻们便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帮忙,主人图的不是谁干了多少,而是谁来了谁没有来,能来就是看得起他,哪怕是啥都不干,只要能来凑这份热闹,主人的脸面就无限光彩。这样,主人在招待上也不能太寒酸,于是,大烩菜就派上了用场。不用过多讲究,大伙随便往桌子前一围,一人一碗干饭,饭上浇一铁勺烩菜,是最为过瘾的吃法,它蕴藏着一股浓浓的乡情在里面,让人百吃不厌。
商州大烩菜,吃的是风味,品的是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