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我市搭建平台不拘一格“用”人才

2017-04-13 08:30:27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讯(特约记者 孙传卿 程刚)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对于商洛市而言,人才平台不仅是招揽八方人才的“梧桐树”,也是成就人才事业的“大台子”。

  我市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在商丹园区建立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2名院士,投资5000万元建成科研办公楼和中试车间,创新性地整合中国尾矿技术商洛研发中心、陕西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商洛分院、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及阿童木公司机器人制造孵化项目等多家科研、教学、生产机构,共享科技、设备、人才,实现了产学研结合。

  市上组建优秀人才服务团,是实现“才尽其用”的一大创新举措。据市委人才办副主任郑明强介绍,该市扎实开展“人才服务商洛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工业、农业、教育、卫生、社会服务及宣传文化六支优秀人才服务团深入开展“三服务、两承诺、一评议活动”。4年来累计支援30多家企业、30家基层医院、100余所乡镇中小学校、200多个村镇文化站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特色产品32个、县域工业主导产业21个,培养农村实用人才5600多人,为20个龙头企业派驻技术指导员,解决技术难题130多项,创造经济价值5亿多元。

  科技创新催生成果转化。山阳县引进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潘涔轩领衔的科研团队,经过不懈努力,成功攻克黄姜皂素清洁生产关键工艺,达到了清洁生产国际先进水平,为“一江清水供京津”和当地黄姜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巨大贡献。陕西荔鼎木塑公司利用烤烟大县洛南的废弃烟秆,引进西安理工大学科研团队,研制的新材料获得国家级新型专利证书,项目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商南中剑实业有限公司柔性引进清华大学李义春教授、厦门大学陈朝教授、大连理工大学谭毅教授等行业专家,发明的“用石油焦作还原剂生产工业硅法”“高温分离生产高纯度硅法”两项专利在全国领先……

  一个个专家人才活跃在商山洛水间,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目前,全市涉及人才培养、引进、创业等6个类型的人才工作示范点(基地)达36个。商洛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连年领跑全省;金川封幸皂素清洁生产工艺国内首创,商丹园区晋升为省级高新区,陕西炼石、必康制药成功借壳上市,20余家国内外500强企业落户商洛……

  与此同时,商洛市高度重视党政人才的选拔使用。据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商洛市探索建立了识人选人、干部考核评价、能上能下等“七大机制”,从严从实从优选拔各级党政人才,倾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素质优秀的党政人才队伍。去年以来,全市以“三项机制”为标尺,将145名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提拔任职或平级重用,将17名工作虽有失误但敢于碰硬的提名为县镇领导班子人选,果断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64人。

  • 相关阅读
  • “陕南公学”徽章

      刘珅  红色徽章是徽章收藏爱好者历来追寻的热门藏品。透过一枚小小的徽章,往往可以印证一段革命历史或一件革命事件。  2016年春节临近,笔者去商州过年,有幸在一收藏爱好者处淘得一枚圆形、白底、蓝字、红...

    时间:04-13
  • 指掌上的艺术

      ——“乡村工匠漫话”之二  张宏运  指尖和指掌仅有二字之差,但若后缀上艺术,便有天壤之别了。一说起指尖艺术,人们即刻会联想到钢琴家、美术家、书法家……可说到指掌艺...

    时间:04-13
  • 不该遗忘的地方

      刘逢生  去年和今年竹林关桃花节期间,我和西安等地的几位退休老干部相约,兴致勃勃地到丹凤县竹林关桃花谷踏青、赏花、旅游。每次去,个个兴高采烈,唯我心情沉重,总是沉默寡言高兴不起来。  我退休前是一...

    时间:04-13
  • 宽坪有个十里沟

      王常会  山阳有个南宽坪,宽坪有个十里沟。  十里沟虽在宽坪地界,却离月亮洞甚近。从月亮洞过金钱河,行至宽坪安家门,向北一百多米,就到了十里沟。  沟口极其普通,但蜿蜒进入沟里,但见流水淙淙,青山...

    时间:04-13
  • 黄泗沟里的老人

      黄泗沟里的老人  清明节后,雨过天晴,金井河畔菜花黄,梨花白,春意盎然。  上午,我和小杨准备去黄泗沟看看,那里有我联系的三户贫困户,鲁兴周、鲁荣礼和廖道姣,都是老年人,上次到村上落实扶贫包户任务...

    时间:04-13
  • 商南扎实开展纠“四风”工作

      本报讯(韦铁军)今年来,商南县纪委围绕三大重点工作,认真开展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纠正“四风”工作,确保节日期间风清气正。  围绕重点抓落实。明确工作要求,重点对节日期间公款购买赠送年货节礼、...

    时间:04-13
  • 银花社区多措并举助推脱贫攻坚

      本报讯(刘振宇)山阳县银花镇银花社区辖8个村民小组,883户3479人,2016年底精准识别贫困户对象242户789人,是2017年该镇精准脱贫示范村。今年以来,银花社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五个一批&...

    时间:04-13
  • 中联村重视环境卫生治理

      本报讯(唐会林)近日,当你走入洛南县古城镇中联村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道路干净了,村民房前屋后的柴草堆放整齐了,渠道、河道边没有一点垃圾了。走在干净整洁的道路上,人们的心情也舒畅了。  中联村党支部、...

    时间:04-13
  • 铁峪铺镇设立大学生到村任职奖励基金

      本报讯(周辉记者李敏)为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近日,丹凤县铁峪铺镇结合本镇实际,根据《铁峪铺镇干部鼓励激励实施办法(试行)》,设立了大学生到村任职奖励基金。目前,已吸引两名年轻优秀大学生到化庙村...

    时间:04-13
  • 丹凤“三步走”启动移民搬迁赶超新步伐

      本报讯(李冲)丹凤县为确保移民搬迁工作扎实有效,“三步走”启动移民搬迁赶超新步伐。  一是迅速启动2017年度项目。按照2018年前全面完成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安置任务的总要求,提前谋划2017年项目。20...

    时间:04-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