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3月的柞水,春风送暖,绿意盎然。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干群忙碌的身影,农民群众忙着挥锄整地、播种铺膜,农技人员忙着开展政策宣传、讲解种植新技术,温室大棚里农民们忙着浇水施肥、除草间苗……勾勒出一幅幅干群携手忙春耕的动人画面。
近年来,随着特色农业攻坚战的全力打响,柞水特色农业遍地开花,现代农业异彩纷呈:多样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旅游与农业深度融合,为柞水现代农业发展打开新空间;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农民的生活、村庄的面貌日新月异……创新驱动产品“特色优质”走出去
柞水农产品火起来了!近年来,柞水县在坚持抓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尤其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牌塑造,“柞水黑木耳”“柞水豆腐干”等一大批优质农产品畅销。
走红,源自理念飞跃。柞水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农业发展必须转到重质量、重品牌、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上来。
创新、创新、再创新。创新驱动成为柞水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科技创新引领,为柞水现代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该县组织龙头企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院校进行合作,开展农业栽培、植保、设施、产品深加工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
结构调整推进,为柞水现代农业发展增添内在动力。该县按照“主攻战略产业、突破区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思路,特色农业总产值逾2亿元。加快千万只生态鸡散养示范县、万头生猪基地县建设步伐,先后建成西川、卉丰、街垣等10大特色现代农业园区,今年一季度,预计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87亿元,培育香菇、木耳等特色食用菌1250万袋,实现生态化养殖土鸡存栏50万只。
品牌创新助推,为柞水农产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攻城拔寨。该县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和追溯力度,唱响柞水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3个,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柞水木耳”“柞水核桃”“柞水大红栗”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融合发展农业“接二连三”路子宽
走进位于马房子村的麓苑农业观光产业园,但见依山而建的园区,散发着浓烈的乡土气息,山上徒步观景,山下休闲垂钓,独具田园风光。
近年来,柞水探索“农业+”发展模式,推进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与食品加工、旅游休闲、观光度假和健康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休闲农业游是柞水旅游的新亮点,通过展示挖掘秦岭农业特色,完全能够打造柞水旅游新品牌。”柞水旅游局负责人认为。
柞水做大做强“农旅结合”文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已发展西川现代休闲农业观光园、卉丰现代农业园区、天书山现代农业示范园等6个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园,建设茶、桑、药、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野山鸡等特色养殖和绿化苗木、观赏花卉、盆栽植物、高山蔬菜等特色园林等三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使来柞游客充分享受宁静安逸的田园生活。
同时,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文旅农业、体验农业等现代农业新业态,引进了国际慢城休闲中心、高陶体验中心等总投资超20亿元的重大项目,加快野森林绿色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建设进度,全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还大力促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先后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农村淘宝项目已在村级发展服务站28个,电商孵化园入驻电商企业4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