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联结农民“流金淌银”奔小康
“这个订单,解决了销路这个大问题,也就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我们发展劲头更大了,今年肯定能摘掉贫困帽子……”刚刚签订了订单合同的霍长金信心满满的说道。
在下梁镇胜利村,致富能手霍长金可谓大名鼎鼎。走进他的蛋鸡养殖场,只见一排排整齐精致的鸡笼内,母鸡正伸长着脖子啄食米粒,而槽笼里那多如鹅卵石般的鸡蛋,单是看着就让人欣喜。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搞现代农业产业化,我们都是为着一个目的,为了柞水的农民增收致富,为了到2018年能摘掉贫困帽子。”柞水县委、县政府铿锵作答。
这就需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真正把实现农民增收捆绑到新型经营主体中去。该县创新采取了流转土地挣租金、资产入股挣利金、承包经营挣赢金、劳务就业挣薪金、领养产业挣现金的“挣五金”增收举措,促使960万元的农村林山、土地等闲置资产转变为股权,吸纳群众入股资金5000余万元,8000多名贫困农民变成了股民。
助农增收效果凸显。该县创新实施“菜单扶贫、台账管理”的产业模式。目前,全县已有1.1万贫困户下单“点菜”9600余份,发展各类短平快产业项目1.2万个。全县累计投入产业扶持资金3.9亿元,组建合作社、产业协会等涉农经济组织265个,落实产业项目385个,带动贫困户8314户22061人。
补齐短板催生“串点成片”焕新颜
阳春三月,穿梭在柞水田野乡道之间,到处呈现出一片“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貌——水泥路直通农家院落、崭新的小康住宅整齐气派、宽敞的文化广场上孩童们追逐嬉戏。
“看得见田园风貌、闻得到瓜果飘香、听得到鸡犬之声、记得到乡土人情。”这是柞水县建设幸福美丽乡村的核心理念。近年来,柞水先难后易、串点连线、全面规划、逐年推进,美丽乡村正向乡愁浓烈、产业支撑、串点成面上升级。
目前,柞水已建成46个美丽乡村和26个新农村示范村,朱家湾村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称号,石瓮社区、营镇社区被评为秦岭美丽乡村。
住上好房子、挣得到票子、还要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柞水健全幼儿园、医疗卫生、购物超市、农家书屋和各种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柞水好人、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活动,抓好“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十个一”活动。还组织开展“文化惠民百村行”“平安柞水·文明家园”“盛世大年家家欢”等系列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畅通社情民意诉求反映渠道,文明村风普遍形成,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终南大地春来早,闻“鸡”起舞谱新篇。今年,柞水将以三产融合为关键,打好“特色农业攻坚战”,正在全面奔小康的大道上朝着“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目标奋力前行。(周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