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上学看病都很方便,找份工作一月还能挣2000元。”两年前由杨地镇搬迁到宏祥小区的李先生说,“山区有个大小事就把人难住了,城市的优越性太多了,没想到年过半百了,还能过上这样的幸福生活。”
脱贫——拓宽富民就业路
创业就业,是搬迁群众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在搭建创业就业平台上,该县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政府兜底”的思路,采取“五个结合”:坚持把移民搬迁与工业园区发展相结合。依托“一区五园”,建成工业安置型示范点5个,搬迁群众1410户5640人,有1900余人移民在园区实现了稳定就业;坚持把移民搬迁与加快农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依托22个现代农业园区,建成产业安置型示范点18个,搬迁移民2300户9200人,组织引导发展“果、畜、药、茶、特色农产品”等种养示范园142个,提供就业岗位6880余个;坚持把移民搬迁与推进旅游开发相结合。依托“四大景区”,建成旅游安置型示范点4个,搬迁移民450户1800人,新建农家乐集群4个176户、旅游商品店21家;坚持把移民搬迁与加快城镇建设相结合。实施移民建镇、产业兴镇,重点打造中村工业、高坝金鸡、漫川旅游、户塬商贸等12个特色小镇安置点,安置移民11621户43677人;坚持把移民搬迁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将移民搬迁与美丽乡村、新农村示范村的“五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建成新村景观型安置点30个,安置移民1500户4500人。用活用足脱贫攻坚各类扶持政策,对移民搬迁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包扶、精准施策,创造就业岗位,实现搬迁户每户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确保搬迁群众有事干,能致富。
王金香是高坝店镇鹘岭沟二组贫困户,四年前搬进到高坝店街社区92平方米的房子,丈夫在外地务工,她照顾孩子上学的空闲时间,学到了香菇栽培技术。2015年,王金香在食用菌园区承包了2个大棚,种了一万多袋香菇,年收入2万余元。“政府已经为贫困群众铺好了致富道路,只要人勤快,想干事,日子肯定一天比一天好!”王金香满怀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