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背后存在“短板”
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压力加大。一是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少、总量小。至目前,我市规上工业企业个数231家,仅占全省个数的4.2%,完成工业总产值的总量仅占全省4.3%;二是产业结构矛盾突出,创新能力弱。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粗放型增长明显,多数企业技术落后,自主创新能力弱,深加工产品比重低,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和投入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三是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突出。我市有85%以上的工业企业存在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产品有市场、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尤为严重,制约了企业的产能释放和快速发展。
投资增长动力不足。一是民间投资意愿依然不强。前两个月我市民间投资在制造业、批发零售和服务业领域仍存在发展不足的短板,民间投资增速只有6.8%,远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二是投资项目储备不足,新开工项目减少。新开工项目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先行指标,受融资成本较高,经济下行风险较大等影响,具备可行性的投资项目减少。至3月底,新开工项目77个,同比下降18.1%。
服务业发展滞后。从我市服务业发展情况看,服务业发展存在比重较低、发展滞后、贡献不强、结构欠优等问题。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长6.9%,在各地市排名10,比最高的低4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仅为27.4%,拉动经济增长仅为2.7个百分点。
限上消费增长乏力。1-2月份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呈明显回落趋势,增速同比下降9.3%,三月份下降幅度有所缩小。一是中石油的销量锐减。今年中石油外销减少,本地销售量同比也在缩减,由于国道沿线一直修路,中石油的16个加油站都无法正常运营,造成今年实际比去年销量减少了2000多吨,中石油同比增速为-13.4%。二是受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和商家促销力度较大等因素影响,去年年底汽车销售强劲,消费透支效应导致今年年初汽车累计销售出现负增长。三是部分零售企业销售下滑,造成同比增速回落明显。
综合施策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根据目前经济运行态势初步判断,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将可能在中高位平缓调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经济运行在质量和效益方面将会持续提高。为了确保我市上半年乃至全年经济实现双位数经济增长。
我们建议:
抓工业快速增长。一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预警监测。密切关注重点工业产品产能、价格走势、生产要素成本及订单、库存等情况的变化影响,统筹协调抓好经济运行调节和运营保障工作;二是确保新增产能达产达效。对新增产能重点项目流动资金贷款给予贴息和奖励;三是落实工业稳产政策。全面落实《工业稳增长促投资21条措施》实施意见,严格督促检查,实行县区工业发展总量与效益考核督查机制;四是深入开展“百人包百企”活动。积极协调各方力量,破解重点骨干企业在生产用电、项目用地、企业融资等方面遇到的难题,营造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
抓项目扩大投资。一是突出抓好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同 时着力策划推进一批新上项目开工建设;二是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不 断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做好“放管服”方面的工作,着力推出一批有影响、带动大、能实现多赢的PPP项目,进一
步激发和释放民间投资活力;三是狠抓在建项目入库统计工作,逐个完善手续,尽快让所有在建项目纳规入统。抓三产稳步发展。一是优化环境。从政府层面应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强化政策引导,释放市场活力。二是以消费为导向,创新服务供给,研究制定引导高端消费回流的措施,形成商品消费、旅游消费、文化消费等多元化一体的综合消费环境,实现服务业的供需匹配。三是加快过剩产能、传统产业向外转移,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在重点行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服务贸易龙头企业和知名服务业品牌,加快培育形成供给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