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残疾诗人逆风而行 乡村教师爱撒三春

柞水残疾教师爱撒三春

2017-05-18 08:51:42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一个逆风行走的人/需要多大的勇气和信心/当风过于凶猛时/他就以厚实的脊背抵挡着/保持身体的平衡”

  郑学良,1958年生,是柞水县曹坪镇蔡玉窑九年制学校一名教师。2003年,在《人民文学》发表《在冬天来临之前》,引爆了商洛乃至陕西文坛,得到了全国诗坛广泛关注,他的诗被贾平凹、孙见喜、京夫等文学界重量级人物高度赞赏,听过的人都被感动得唏嘘不已。

  身残志不残,坚毅少年

  郑学良9岁时,小儿麻痹使他的左手再也无法强壮。但他没有消沉,依然对生活充满向往。为了有一份稳定工作,他十四五岁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研读《北方中草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书。自学针灸,对照医书在自己身上试验,胳膊、腿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针眼,只为替父老乡亲解除病痛。

  扎根于深山,为人师表

  高中毕业不久,1976年2月,郑学良接替别人做了沙沟初小的民办教师。微薄的收入几年都不能给家人置办一件新衣,他却经常自掏腰包帮辍学孩子垫付学费,买铅笔、书本;冬天,给发抖的孩子们烧火、糊窗户;扎针治好生病的学生,家长甚是感激……

  1982年,儿子出生后,原本就清贫的家庭压力更大了。最艰难的时候,他们甚至买不起菜油,只能吃漆树油。后来孙子降生,他迫切地想亲眼看到这个期盼已久的孩子,可是学校只有他一个老师,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眼神让他不忍离开,只好压抑自己内心的焦急,能勉强在电话这头听听孙儿的啼哭声都让他倍感欣慰,好不容易挨到周末才去县城看望。

  当时民办教师的职业在人们眼中并没有尊严,也极不稳定。但他依然挺起脊背,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扛起家庭的重担。

  我手写我心,逆风而行

  1981年冬天,书上的一首小诗看得郑老师热泪盈眶,熨贴了他伤痕累累的心。突然想到,自己也可以像古人一样发愤着诗,抒发心志,说不定也是一条生活的出路。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他都细细品读,外国名著也涉猎不少。功夫不负有心人,1982年5月,第一篇作品《姑娘》在报纸发表,看着报社寄来的报纸和4元稿费,他欢欣雀跃得像个孩子。他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才9元呐!

  之后他更是笔耕不辍,一有时间,就把自己关在房间埋头创作,吃饭睡觉都顾不上。当时的柞水还很封闭落后,很多人看他走火入魔般的写诗,觉得他不务正业,都骂他是游手好闲的二流子。甚至有人见他在报纸上发表诗歌,还说:“去法院递告状信的肯定也是他,就他会写东西!”误解和非议让他百口莫辩,心寒至极,却只能独吞冤枉和委屈。

  但他从未放弃写诗,因为这已经从谋生之路变成了他的精神寄托。1989年参加《诗刊》函授学院的学习,1995年考入商州师范学院中师班,生活阅历和文学积淀打磨了他的创作。虽是自由投稿,但《人民文学》《北京文学》《诗刊》《星星诗刊》等专业诗歌刊物上都少不了他的作品。尽管如此,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他始终还是坚守在教学一线,有西安报社邀请他做编辑也被婉言谢绝。

  前几年写诗要到处求人打字,后来年近花甲的郑学良居然学会了电脑,“我打字很慢的,一分钟才能敲十几个字,还好写的都是短诗,一会儿也就写出来了。”一句幽默的话,却饱含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正如他正在编辑的诗集《被时光打磨的佛》,他说“诗,是诗人心中的佛”,诗于他便是时光锤炼、砥砺风霜后心中最虔诚的净土,也是他多年从未懈怠的精神追求。

  他是扎根农村坚守多年的教师,他是身残志坚感人肺腑的诗人。笔名大风,在命运的狂风中,他却坚持站成一株青松,逆风而行,诗歌便是他生活裂缝中的阳光,照亮前方,也温暖了我们的心房。

  • 相关阅读
  • 躬身穷亲帮民富

      柞水县杏坪镇云蒙村,是柞水最边缘的高寒山村,村上没有通村的班车和像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只有忙碌不认命、不服穷的勤劳憨厚的村民。2015年末柞水县卫计局和杏坪镇云蒙村结对攀亲结缘后,48岁的党员刘锋利主动...

    时间:05-19
  • 胡先全脸上有笑容了

      在柞水县瓦房口金台村提到胡先全这个名字,村民都会笑着说,这老胡,以前天天黑个脸,现在啊,脸上都乐开花了!  胡先全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时刻需要人在身边照顾,父亲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要常年吃药且...

    时间:05-19
  • 产业花开香万家

      走进5月的柞水,田间地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村民们争相规划种植地栽木耳、香菇、再加上盖大棚、建圈舍……忙得不亦乐乎。在柞水这片热土上,扶贫开发项目如火如荼,每一寸希望的田野上都涌动...

    时间:05-19
  • 就业创业为脱贫梦插上翅膀

      2017年以来,柞水县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以提升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帮扶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为首要任务,多举措大力推进四大行动,通过贫困户劳动力充分就业,促进全县贫困家庭...

    时间:05-19
  • 打工两年无音信 警方助力终相见

      本报讯(胡昭)山阳县一男子外出打工,因多种原因两年期间从未联系过家人,其母一直担心思念儿子,最终向警方报案。山阳县中村派出所民警接到报案后,经过多方努力查找,于5月15日在西安警方的大力协助下成功找回失...

    时间:05-19
  • 金丝峡景区管委会团委喜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

      本报讯(黄朝华 张静)日前,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表彰2016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和2017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rdq...

    时间:05-19
  • 曹坪派出所开展“禁毒流动课堂”进村庄活动

      本报讯(张晓健)5月16日,柞水县曹坪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着力抓实、做实常态禁毒宣传工作,安排民警深入辖区村庄巡回开展禁毒“流动课堂”宣传活动。  针对现在的年轻人好奇心强,辨别是非能力弱,抵...

    时间:05-19
  • 凤镇派出所配合环保部门查封两家砖厂

      本报讯(李群)为了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维护辖区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全力做好涉及环境方面的维稳工作。近日,柞水县凤镇派出所积极配合县环保局和凤凰镇政府对辖区涉及环境污染的金凤砖厂、清水砖厂依法予以查封...

    时间:05-19
  • 丹凤强化中小学防溺水工作

      本报讯(雷文涛)丹凤县高度重视中小学防溺水教育和管理工作,积极构建中小学防溺水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该县成立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县镇校三级管理网络,实现防溺水管理网络全覆盖,层...

    时间:05-19
  • 铁厂派出所查处阻碍脱贫攻坚案件

      本报讯(邢光银 吴春生)“我今天借着会议的机会向各位道个歉,那天自己确实不理智,不该做了出格的行为。通过派出所的批评教育,让我懂得了遇事要冷静,依法行事,做违法的事情肯定要受到法律制裁。我的例子...

    时间:05-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