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一个牧羊人的苦乐年华

一个牧羊人的苦乐年华

2017-05-23 09:23:39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111.jpg

  文/图 特约记者 孙传卿 通讯员 明婷玉

  与花草为伴,跟牛羊交友,呼吸新鲜空气,挖吃山野菜,饮用高山水,住“窑洞”,唱山歌,数星星,看月亮……如此逍遥快活的神仙般日子,哪里找?在商南县湘河镇小岭观村笔杆沟高山生态养殖场,就能让你得到身临其境的体验。然而,能长年享受这样美好生活的人,是养殖场的主人张荣贵。

  张荣贵全家5口人,母亲王春花现年65岁,妻子程书枝跟他同岁,女儿在北京上班,儿子在县城读初中。初见到这个48岁的汉子,给人第一印象是皮肤黝黑,身体壮实,乐观豁达,性格刚毅。

  越是经历过磨难和挫折的人,才会愈加变得坚强,张荣贵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其母亲经常说:“咱家荣贵是可怜命,能吃苦,会操心,一天起早摸黑的,一家人生活全靠他支撑。他现在养牛喂羊,实在是万不得已啊!”

  据了解,1998年“8·25”水灾,冲毁了张荣贵家的5间土房、拖拉机和门市部,一夜间他们家成了名副其实的“三无户”。但生活还要继续,灾后不久,张荣贵就背起行囊到北京打工,一干就是11年,2011年冬天回到家乡。

  然而,命运仿佛总是故意捉弄张荣贵。2012年3月10日,当了20多年村民小组长的父亲张明生,在带领群众奋力扑救山火4小时后,不幸丧生火海。这让张荣贵受到了人生第二次沉重打击。但张荣贵没有倒下,他在心里默默告诫和勉励自己:不能一蹶不振,要用勤劳的双手继续拼搏开拓,让一家老小过上好日子,以慰父亲亡灵。

  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农村人靠山吃山,张荣贵深深懂得这个道理。脱贫要靠产业支撑。2012年,他把在北京务工挣来的“第一桶金”作本钱,在海拔640米的自家承包的山地上种植油茶260亩,2013年又种植油用牡丹260亩。随后,又在山上陆续栽植木瓜、苹果、野生狝猴桃、金银花等经济苗木,形成了多样化、立体式生态经济发展格局。

  今年年初,张荣贵结合脱贫攻坚行动,投资50多万元,购买品种牛27头、山羊320只进行喂养。为了给牲畜营造舒适的生长环境,张荣贵就地取材,在山上搭建牛羊棚舍10余间,建筑牛、羊、猪土“窑洞”22个,并打6米深的机井3个,挖掘牛羊饮水坑、蓄水池10余个。还把低压电拉到山上,购置设备,给牛羊加工油菜、苜蓿草、高粱等秸秆饲料。

  为了更好地看护牛羊,确保财产安全,张荣贵做好了长期吃苦的准备,他在山上给自己建了两间10余平方米的“窑洞”住房,自己做饭吃,所需生活原料是老母亲从山下背上来的。

  所有牛羊以在高山草地和林间散养吃草为主,早出晚归。张荣贵说,牛羊在山上散养可吃野生牧草8个月,冬季关在圈舍吃饲料。他专门雇请了一个残疾年轻人负责放牧,除了提供吃住,每月还给发近2000元的工资。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土山坡变成“花果山”和“绿色银行”,张荣贵不惜投资20多万元,打通了从山脚到山顶3.5公里的盘山公路,小车直接可以开到山上。

  为了经营好自己的“责任田”,张荣贵连续几个月都不下山,独自一人呆在山上。白天有牛羊作伴,晚上难免有些孤单,张荣贵就玩玩手机,听听音乐,或与媳妇微信聊聊

  天,或在月光下抽抽烟、喝点小酒。劳累,对张荣贵而言,已成习惯,也是一种对快乐的享受。

  为了加速脱贫步伐,张荣贵还在县城开了个小门市部,平常由妻子负责打理,顺带照顾儿子上学。每次从县城离开时,善解人意的妻子都要让他从门市部拿些烟酒,到山上改善生活,因为烟是寂寞时解闷的,酒是劳累后解乏的。母亲身体不太好,但很勤劳,每天都要把饭菜和蒸馍送到山上的田间地头,下雨时就给山上工人们送雨伞送雨衣。

  从北京回来到现在,由于长时间在山上超负荷劳作,张荣贵皮肤晒得黝黑,酷似非洲人,人也整整瘦了6公斤。看到丈夫可怜,妻子曾劝他放弃,而张荣贵立场坚定,发誓要坚持干下去,而且要干好,把投资的本钱加倍收回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在基地看到,百亩油茶绿意盎然,一棵棵木瓜树随风摇曳,成群牛羊膘肥体壮,生态农业产业园一派丰收景象。这是张荣贵和基地务工人员辛勤汗水浇灌的结果。4年多来,张荣贵共吸纳本村11户贫困户、闲散劳动力20余人在他的山上基地务工,赚取工钱60万元。贫困户汪建胜长年在基地帮助除草、栽茶、放牛羊、盖圈舍,累计收入10余万元。

  为了示范带动更多的群众兴产业增收入,今年,张荣贵成立了“荣贵畜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他说:“我要把这个产业园打造成小岭观村的样板基地,带领村上贫困群众一起闯市场,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

  5月13、14日连续两场喜雨,使张荣贵的产业基地增绿不少。站在山上,环顾四周,张荣贵仿佛听见了林木勃发和牧草萌动的声音……

  • 相关阅读
  • 商洛一宝——羚牛

      文/图 安商  柞水羚牛是大型食草动物,因体形粗壮雄健,性情粗暴凶悍,外形似牛;头小尾短,吻鼻高而弯起,机体介于山羊和羚羊之间,故名羚牛。当地人也称其为“白羊”“羊子”,系珍稀、国...

    时间:05-23
  • 商州三株恶鬼之花罕见开放

      本报讯(方立 李华东 李彦奇)“我种了20多年魔芋,头回见魔芋开花,稀奇哩很。”5月18日,商州区城关街道办事处张坡社区七组村民崔铁娃告诉记者。他兴奋地带着记者来到山坡上,找到了3株魔芋花,其中两...

    时间:05-23
  • 全媒大战商洛旅游

      网红主播使出看家招术现场直播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云集, “飞机(无人机)” “大炮(专业摄影摄像机)”各显神通。     逍遥自得的网红主播      一位正在直播的美女引来一...

    时间:05-23
  • 我的“永久的悔”

      按照乡俗,父亲去世儿女们七日里不能出院门,守在家里。三个妹妹陪母亲说说话,给予安慰。我们兄弟三人在收拾杂物,清扫院子。无事,坐在一起说话,话题总离不开父亲,那些往事历历在目,回想起来不由人伤悲。 ...

    时间:05-23
  • 悠悠艾草香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又是一年端午节。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能闻到忽远忽近的艾草香。  这弥漫的清冽香味,勾起了我许多童年美好的回忆。我的家乡,艾草就长在房前屋后的边角地以及田间地头,旧...

    时间:05-23
  • 金钱河的石头

      金钱河贯穿山阳大地,养育着金钱河畔的人民。  春夏秋冬,她陪伴着人们一起播种,一起收获;四季更替,她用宽广的胸怀包容养育着人们。漫步在金钱河畔,不同的季节给人的感受不同,金钱河畔最让我喜爱的是河里的...

    时间:05-23
  • 凝视一丛蕨

      城是小城,却因了丹江、凤冠扬名省内外。在我的意念里,小城应该是舒缓、淡然、宁静的。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而今的小城,也是脚步匆忙,噪声四起,一刻也不得消停的。连百年老街也不例外。或许很早以前老...

    时间:05-23
  • 又到粽叶飘香时

      端午节又到了,很自然想起了母亲。  每年端午节,母亲总会一大早挎着一蓝子粽子早早的赶在我上班前送到家里,匆匆搁下蓝子,母亲便说:“你们拾掇一下上班去,家里有事我回了”,临出门了还不忘叮咛...

    时间:05-23
  • 保安传奇

      已建成蓄水的张坪水库      屈军侠和她的草编工艺品    保安草编  保安是抒写传奇的地方。除了50多年前的洛惠渠,在这片山青水秀的地方,传奇被继续书写。洛河上游第一座也是最大的水库—&mdas...

    时间:05-23
  • 商洛中福在线5月喜出大奖

      本报讯(张璟亮)5月15日中午,商洛市中福在线销售大厅传来喜讯,彩民刘先生(化名)在连环夺宝游戏第三关中,以满线20分投注,用自己的幸运之手拍下了24颗红宝石,中得了全国累积大奖25万元。这也是继4月商洛中福在...

    时间:05-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