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老人是故乡的最后一抹夕阳

老人是故乡的最后一抹夕阳

2017-06-15 09:23:24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时光深处,青砖铺的泥土小院,青藤老屋柿子树,土砖砌的院墙,组合出一个普通的烟火农家。不成方圆的泥巴院子里,星罗棋布着鸡笼、狗窝、猪圈,它们是小院里最热情最活泼的元素。淳朴闲静的农家院儿,与青山绿水相依,几声鸡鸣犬吠,一米阳光斜倚,老家如一幅日久月深的水墨画儿,深深地镶嵌在我记忆的笺上。

  家门前一条清泠泠的小河,流淌着我年少的时光,闪烁着童年的记忆,似零零散散的碎片,藏在河两岸的柳枝间、草丛里。几十年的光景,转瞬即逝,所有的风景已成过往云烟。曾经的农家院、斑驳沧桑的老屋和老屋装载的故事,挂在冬天枝头映着火红的柿子,零零碎碎散落在记忆的长河里。

  故乡的老屋,是父母守候在故乡村落里最美的风景。

  故乡的老屋是承载了这个家的初始和一段难忘的岁月。在我的记忆里,故乡的那一座老屋,在生命的历程里,留下一份欢悦,一份伤痛。在我浅薄的脑壳中,曾经一度在意的居所,已成为最珍贵的过往,尘封在岁月里的辙痕,呼啸而至,追逐岁月的回声,老屋在我超然的心境中再一次相遇……

  故乡的老屋,有南北通风的几扇窗。即使炎热的夏天,房间也特别的凉爽。每天清晨习惯地打开窗户,灿烂的阳光就会照耀温暖的厢房,屋檐下的燕窝里欢快地叽叽喳喳,燕子们如同把美妙的歌曲吟唱。菜园里的各色蔬菜花竞相开放,蜂舞蝶飞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似乎一切都充满勃勃生机。尤其是场边柿子树下精彩绽放的牵牛花磨盘花交织在一起,紫色和粉色的牵牛花朵儿鼓着小嘴,白色红色的磨盘花一个个腆着肚皮,热热闹闹散发着浓郁的芬芳,让老屋久久地飘香。

  老屋原初只是低矮的三间扁担屋,这是爷爷奶奶留给父母的记念。父母用土坯把它改造成带有包厢屋的四间明柱房子。父母将它细心照料,去年又请人翻修了屋脊重苫了新瓦。楼房是村子里年轻的建筑,老屋和父母一样沧桑。日渐老去的父母和老屋静看春华秋实,把守望演绎成岁月流逝,把小院的门槛坐成儿女心中最美丽记忆。

  老人怕冷,父母在他们住的屋子里盘了一个火炕,在炕沿下留一个火塘,用来烧炕取暖。冬天夜长,为了给火炕取暖,父亲总是在下雪之前弄一大堆疙瘩柴,准备好多松树油引火柴。父亲一生勤快,母亲做饭从没烧过湿柴禾。烧炕也是一样,全部是干干的柴禾。每次烧炕,要往灶坑里塞进一大棒苞谷芯子,或者是一抔干树叶,再用松树油把火引着,只听灶坑里的火苗呼呼做响,十几根一尺见长胳膊粗的疙瘩柴,火炕就会一热到天亮。火塘边置一敞口瓦罐,每每火塘里有粗大的炭火,用火剪夹到罐里,用一块事先备用的木板迅即盖住。冷却后就是极好燃着的火煤子。

  十月的雨一场比一场冷,父亲在看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之前就早早烧一盆子火炭,炭火的余热散尽,就到晚间睡觉时间。遇上顺眼热闹的电视剧,父亲再加一锨子火煤子,凑合着能看两集电视。

  冬天雪下得频繁,几场大雪过后,院子里的积雪堆得跟小山似的,父亲用铁锹开一条弯曲的小道,洁白的雪道成了我玩耍的好地方。并且利用这些洁白的雪,堆起雪人,用废旧灯泡做眼睛,用红辣椒做嘴巴,脖子上围一条红丝巾,雪人在小院子是一道风景,温润着枯燥的冬季。

  故乡的老屋,尽管家徒四壁,但却弥漫着温馨和温暖的舒畅。三十年前的老屋,每当晚饭后,尽管煤油灯闪烁着微弱的光。但是爷爷习惯地忙着编大大小小的笼子,奶奶在织布机上从早忙到晚;老爸忙着修理明天急用的锄头扁担;老妈却要洗全家人的衣裳,还要打麻绳、纳鞋底等;而我和弟弟就要在煤油灯下看书写作业。尽管煤油烟有些呛鼻子和眼睛,但是静谧祥和的夜晚,煤油灯却照耀着一家人忙碌微笑的脸庞。这时如清澈如水的月光照进房间,照亮的是我们快乐幸福的时光。

  故乡的老屋,仿佛是一道年久珍藏的画廊,轻描淡写出那年那月的清贫时光。温暖的火炕,高大的水缸;做饭的大锅,烧火的疙瘩柴儿,都是记忆中难忘的念想。顿顿粗茶淡饭,日久弥香。也许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农家一日餐,父母远离“三高”苦恼,用清淡书写着一世情怀。

  告别天真浪漫的童年,进入到高中紧张的学习阶段,为了给我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父亲在县城里租了房子,母亲跟着我陪读,父亲在乡下继续耕种家中的土地,守护着家中的老房子。

  故乡的老屋,几十年走过岁月的雪雨风霜;几十年记录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沧桑;几十年见证着一代代人的艰难成长;几十年把家人的快乐和幸福收藏;几十年把生活的辛酸苦辣品尝……老家的老屋,曾亲眼目睹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面对生活的艰辛而无尽的惆怅。最终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毅然决然地背上行囊。即使吃尽千辛万苦,也要长年累月地奔波在打拼的远方!

  自从我在小县城添置了新房,加上孩子在县城读书之后,离开老屋已有很多年,忙碌的日子,很少只是偶尔回去探望,可在心里,我清楚地记得它的模样。

  故乡的老屋,如今已改变了模样。小河小溪是村子的血液,公路似血管交错叠加,隔河二岸,小桥垂柳,土地平旷,青山如黛。整洁的院落,高高的院墙,连着一条条入户的电线光纤。屋内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丰富多彩,村民们喜气洋洋,到处都是繁荣富强的景象。袅袅的炊烟里飘荡着家的味道。

  年是季节送给老人最好的礼物,母亲站在村口,牵着年和季节的大手,把漂泊在外的儿女深情地召唤。一大家子匆匆归来,围坐在昔日熟悉的火塘边,聚拢在母亲暖和和的炉子旁,幸福的事,欢快的心,说着笑着,年就高兴地过去了……

  故乡是永远的粉红色印记。家有老是个宝,老人是故乡的最后一抹晚霞,夕阳垂暮,不是一天的结束,而是孕育着明天早晨的更红更灿。

  老人是家,老人安康家里兴旺。故乡的老屋老人,总是让人心里暖暖的,有着说不完的话写不完的字,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洇浸,还会发酵出更多幸福的记忆。

  • 相关阅读
  • 省工人疗养院为水码头村民义诊扶贫

      商洛之窗讯(杨开泰)6月15日,由陕西省工人疗养院抽调的13名专家和医护人员,带着特地调配的一辆体检专用车,与市总工会、中国人民银行商洛支行组织义诊扶贫服务分队来到山阳水码头村,现场为200多名群众把脉诊疗...

    时间:06-15
  • 商洛山中辨百草(一)

      文/图 张宏运  一说起野草,我便想起头一次亲近它们的情景。  先是拿一把小镰儿,被小伙伴们环围了,目不转睛地盯视着,下达一句句的指令,于小院的磨石上,正磨了反磨,反磨了再正磨,如是重复数次,又纵横...

    时间:06-15
  • “六一风神”慧眼看

      “六一风神”,本是明人茅坤对欧阳修文风之评价,因欧公晚年号“六一居士”,文又直追史迁,故有是称。然而“风神”亦指风度和神采,遥想欧公当年,其文才天下宗之,其史才天下赏...

    时间:06-15
  • 双峰古寨启动修复工程

      近日,山阳县板岩镇石庄子村双峰古寨受损根基、入寨道路和周围险工险段排险加固、修复保护工程启动实施。  据有关资料记载,双峰古寨始建于明清时期,四周地势险峻,是目前山阳县自然风光最为独特绮丽、遗址保...

    时间:06-15
  • 伯牙山下忆故友

      石窖是伯牙山下的一个村庄。存虎在石窖村办了个养蜂场,他给我说想弄成商洛最大的蜜蜂产业化企业,甚至把产品初加工的样品都搞出来了,谁知老天不仁,他竟然在我还没有感知到任何征兆时,忽然就撒手离去。  得...

    时间:06-15
  • 从今天开始,我来照顾你

      父亲出车祸了,如同晴天大霹雳砸到我头上,我和正在煤矿上班的哥哥连夜赶到他的身边,当我看到额头上裹着纱布,胳膊裹着石膏,看见我和哥哥还忍着疼痛强带微笑的父亲时,瞬时我潸然泪下。  我仔细端详父亲的面...

    时间:06-15
  • 感悟录(136)

      若白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复古  我们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先贤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灿烂的优秀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今天,当日益繁荣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之...

    时间:06-15
  • 心灵的守望

      杨贤博  牧护关东距商州城50余公里,西距西安城70余公里,由于进城务工相对方便,大批农民丢下土地,外出打工,把孩子送出去上学,几年间家乡变得空旷。  由于工作原因,我留在了故乡的这片土地上。我的媳妇...

    时间:06-15
  • 莲湖的傍晚

      又到了傍晚,最难将息的时候,屋子里是待不住的。  出门下楼,经过院子的公园,走到街上的十字路口,不知朝哪儿走。朝东走,经过中心广场,人多车多,再经过城中,就到了体育场,站在那里,能看到满天的繁星,...

    时间:06-15
  • 恪守司法为民职责

      余苗  “太感谢你们了,我们上访了一年多的问题终于有了结果。”11名原告及家属激动地说。不久前的一天,陕西省镇安法院第二审判庭座无虚席,11名原告与镇安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定了解除合...

    时间:06-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