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优化干部配置形成攻坚合力
本报讯(特约记者 冯永发)今年以来,丹凤县创新推行脱贫攻坚战区指挥模式,把全县划分为“四大战区”,县级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分别担任战区督察。县委书记是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担任领导小组第一组长、指挥部第一指挥长、战区总督察。对全县各级实行目标责任管理,逐层逐年度签订了“军令状”。
丹凤县将全县99个县直部门与贫困村结成了帮扶对子,把3060名党员干部职工推到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与贫困群众共同打响了以产业支撑脱贫、移民搬迁脱贫、金融支持脱贫、教育就业脱贫、社会兜底脱贫、社会帮扶脱贫、精神文化脱贫、精准施策脱贫等“八大行动”为突破点的脱贫攻坚战。还将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镇办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及监委会成员“四支队伍”进行整合,在全县155个村(社区)组建了脱贫攻坚党支部,把县镇村三级党员拧成一股绳。
县上实行脱贫攻坚工作季度考核点评、排名通报,同类型前三名颁发流动红旗激励、最后一名实施黄牌警告,并将结果与单位主要负责人提拔任用、评优树模、晋职晋级相挂钩,对连续两个季度实施黄牌警告的单位在年终考核时“一票否决”。加强“三项机制”在脱贫攻坚中的运用,将干部撒在脱贫攻坚一线进行锻炼。全面推行党政同责、县级领导与包抓镇办及村(社区)同责、县“八办两组”在负责工作上与问题镇办同责、督查人员与被督查单位同责、镇办主要负责人和辖区村(社区)问题同责、驻村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与村(社区)干部及镇办包村干部同责“六个同责”,加大脱贫攻坚工作督查问责力度。今年以来,丹凤县扶贫领域立案57件,处分37人,诫勉谈话22人,警示约谈38人,组织调整1人。
丹凤县委书记郑晓燕表示,“凡是与脱贫攻坚有关的工作都是全县重点工作,凡是有利于脱贫攻坚的产业都是大力支持的产业,凡是参与脱贫攻坚的干部都是组织特别关注的干部,凡是脱贫攻坚中出现的问题都是‘零容忍’的问题。”
商南规范村级干部脱贫绩效考评
本报讯(通讯员 王峰 江学树 特约记者 李治军)日前,商南县出台了《村干部脱贫攻坚绩效考评办法》,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与村党务村务工作同部署、齐推进,着力激发村级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攻坚的热情与活力。
商南县脱贫攻坚绩效考评工作以69个贫困村为重点,覆盖全县124个村(社区)的623名干部。办法规定,每年12月中旬,由镇办组建专项考核组,采取查阅资料、民主测评、考核谈话等形式对村(社区)进行考评,重点组织驻村(社区)工作队队员、村(社区)党员、组干部、村民代表和贫困户对村(社区)干部开展满意度测评。属当年脱贫的村,主要考核脱贫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非当年脱贫的村,主要考核脱贫攻坚工作年度任务完成情况,非贫困村(社区)干部主要考核年度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考评实行百分制,按照村“两委”正职和一般村干部分类进行排名,按3:5:2的比例分别确定“优秀”“良好”“一般”等次。凡在各级检查验收中出现失误、各级督查考评中受到通报批评、各级下达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未完成的,直接确定为“较差”等次。群众评价不称职票高于30%的,经核实后定为“较差”等次。
考评办法自今年6月起执行,将绩效补贴(占工资待遇总额的40%)的80%作为脱贫攻坚专项绩效补贴,20%作为党建及其他工作绩效补贴,年终兑现。对考评确定为“优秀”“良好”“一般”等次的,分别按120%、100%、70%的比例发放脱贫攻坚专项绩效补贴,考评确定为“较差”等次的不予发放脱贫攻坚专项绩效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