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寻找迷路的采药老人

寻找迷路的采药老人

2017-08-22 08:21:57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1.JPG

搜救人员用担架抬老人下山

  文/图 杨建东

  一位进山采药的六旬残疾老人在大山深处失踪,镇安县达仁镇警民通力合作,冒着酷暑和山高路险,深山搜寻9天,老人奇迹生还。演绎了一曲警民鱼水情的感人故事。

  接警

  8月15日一大早6时,镇安县达仁派出所所长李宏的电话急促响了起来,辖区红岩沟一位村民焦急的报警说自己的68岁的聋哑母亲翟得兰进山采药,已经5天没有回来了,这5天她请求亲戚邻居帮忙寻找,一直没有结果,只好寻求派出所的帮助。

  由于达仁镇地处偏远山区,沟深林密,李所长接完报警电话感觉事态的严重,警情就是命令,李所长立马向上级领导汇报,公安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协调特警支队和消防中队搜救人员出发奔赴村民失踪地,投身失踪村民搜救工作。

  李所长详细询问失踪村民的情况后,安排所里值班民警提前做好搜救准备工作。得知达仁镇党委、政府已经充分做好了搜救准备工作后,李所长又联系达仁镇卫生院,请求他们派出支援医务人员,随时做好抢救失踪村民准备工作。

  出发

  15日8时左右,搜救队员赶到失踪村民所在的红岩村。在听取了村干部和村民简单介绍了失踪人员情况之后,李所长与前来支援的特警支队以及消防中队人员紧急商量救援方案,划分3个救援搜救小组分别出发。特警中队的两只搜救犬跟随中间一支队伍,因为村民介绍,前期自行搜救的时候,这条路线发现过失踪村民留下的线索。

  山路蜿蜒而险峻,在向导的带领下,搜救工作紧张而有序的展开了。一路上,只听见搜救队员粗重的喘息声和焦急的脚步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时间就是生命”。

  移民搬迁后,山路就很少有人行走了,野草已经掩埋了原来的小路,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足够的体力和耐心。李所长一边攀爬,一边招呼搜救队员们注意安全,同时不时联络其他两支搜救队伍了解搜救情况。

  大概两个小时后,搜救队伍来到了村民自行搜救时发现失踪村民休息过的痕迹的地方,其中还有失踪村民戴过的一个草帽。李所长顾不上休息,立马安排特警支队搜救犬确定嗅源后,让所有搜救队员展开地毯式搜索,叮嘱大家不要放过有用的细节线索,以确定失踪村民可能去向。

  搜寻

  几乎90°的密林陡坡,搜救队员们手脚并用,一路仔细搜寻,两个小时后,搜救队员们在山顶会合。交流搜救情况后,根据痕迹和村民经验,决定分两组向山脊两边搜寻。李所长特别强调山脊另一面,由于是险峻的悬崖峭壁,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一定要注意搜寻失踪人员有无跌落痕迹。

  由于失踪村民已经失踪多天,失踪后接连下了两天大雨,搜救犬很难确定失踪人员行进路线,只能靠当地村民的经验指引搜救路线。

  两支搜救队伍从山脊左右展开搜寻工作,翻过一座座山梁,并向左右拓展搜索,特别是大石和地势稍微平坦的地方。搜救队员一个个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焦急而急切的气氛笼罩在每个人心头。一直搜寻到下午5时,向导说再不返回,摸黑下山就有困难了。出于安全考虑,李所长无奈地安排搜救队伍结束了8个多小时的搜救工作。

  返回过程中,搜救队员一边默默下山,一边不甘心的左右搜寻着。晚上7时搜救队员陆续在出发点集合。看得出来大家又累又困,由于搜救无果,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无奈的疲惫。

  坚持

  由于这次大面积搜救行动没有结果,李所长顾不上休息,连夜安排第二天的搜救工作。继续扩大搜救范围,一边鼓励大家振作精神,不要泄气,一边安慰家属,不找到失踪村民,派出所民警和镇政府搜救队伍以及村干部决不收兵。

  接下来的每一天,天刚麻麻亮,李宏所长都第一个吆喝大家赶紧集合,带上食品和饮用水,再次进山搜索。搜救队员爬山越涧,裤子划破了也顾不上休息,脚崴了,原地坐下来揉一揉又继续寻找,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不放过每一个可能与失踪老人相关的线索。汗水辣得眼睛都睁不开,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获救

  警民合力数天的艰苦搜寻,救援队伍4次搜山,搜寻面积达60平方公里,先后动员群众80余人次。民警、消防官兵、搜救群众克服山高林密、悬崖峭壁的实际困难,在面临前3次大规模搜救失败之后,在不断扩大搜索范围无果,在经历了一次次希望与失望之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8日10时20分,在当地庙崖子董家沟西北方向与春光村交界的半山腰找到走失老人。老人身体虚弱,但总体精神状态较好,搜救队医务人员就地对老人进行了简单的体检和输液,警民合力将老人用担架抬下山后送镇医院观察治疗。

  山林迷路后,老人独自在密林度过9天8夜,仅靠临走时带的干粮和采摘野果维持生命,不得不算是一场生命的奇迹。我们为老人庆幸的同时,也为达仁镇党委政府以及达仁镇派出所的干警、村民们的坚持不放弃点赞,正是他们的共同努力创造了失踪老人生命的奇迹。

  • 相关阅读
  • 丹凤法院发出首份离婚证明

      本报讯(周建煜 陈杰)近日,丹凤县人民法院寺坪法庭借助改革的东风,主动延伸家事审判职能,向一起离婚案件的当事人发出了首份离婚证明书,有效保护了当事人的隐私。  据了解,丹凤法院发出的首份离婚证明书出发...

    时间:08-24
  • 丹凤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本报讯(索志锋)目前,在丹凤县各镇村的文化广场上,一到傍晚,歌声嘹亮,笑声连连;乡村电影大幕前,笑声迭起……到处呈现出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事业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丹凤县开展以先进文...

    时间:08-24
  • 马生龙在市委网信办调研

      本报讯8月23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生龙调研市委网信办工作,与网信办干部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对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马生龙首先对市委网信办近年来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

    时间:08-24
  • 王华热情接待群众来访

      本报讯(记者李亮董楠)8月22日,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华在市信访接待大厅接待来访群众。他强调,要高度重视群众的利益诉求,不断创新信访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处理复杂问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提升我市信访工...

    时间:08-24
  • 刘荣贤在市信访大厅接待群众来访

      本报讯(记者李亮董楠)8月21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荣贤来到市信访接待大厅接待信访群众,与来访群众零距离接触,倾听群众诉求。她强调,要统筹安排信访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认真排查各类矛盾纠纷,着力...

    时间:08-24
  • 李豫琦出席全市财政收入推进会

      本报讯(记者柯岩)8月23日,市政府召开全市财政收入推进会,学习贯彻全市领导干部大会精神,通报了全市1-7月份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豫琦出席会议并...

    时间:08-24
  • 张岗岭调研农业农村工作

      本报讯(记者柯岩)8月23日,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岗岭到市农业局及其部分下属单位调研农业农村工作。他强调,要以脱贫攻坚为突破口,统揽“三农”工作,以产业脱贫为主要路径,推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

    时间:08-24
  • 市政府与省国资委系统第九合力团在西安对接扶贫工作

      本报讯(记者李亮)8月23日,市政府与省国资委系统第九助力脱贫攻坚合力团在陕西能源集团举行座谈会,就进一步深化产业脱贫工作进行对接。省国资委副主任骆东山,陕西能源集团董事长、合力团团长袁小宁,市委副书记...

    时间:08-24
  • 镇安中合村召开大学生入学资助欢送会

      八月二十一日,镇安县永乐街道办事处中合村召开大学生入学资助欢送会,对今年在普通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九名大学新生给予资助奖励。(惠晓丽 摄)...

    时间:08-24
  • 金融扶贫破瓶颈

      金融扶贫是增加扶贫投入的重要渠道,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坚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协同推进,吸引撬动各类金融机构对脱贫...

    时间:08-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