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用青山绿水打开致富密码

用青山绿水打开致富密码

2018-01-30 08:37:17

来源: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涛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每一个人梦想中的伊甸园。近年来,我市把生态商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念好“山”字经,做足“水”文章,用“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思路打开了一扇生态致富之门,实现了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双丰收”。

  吹响美丽建设“集结号”

  深冬的万福村,道路整洁宽敞、民居错落有致,篱笆围墙、阡陌交通,乡愁文化浓郁,让人流连忘返。

  万福村位于山阳县漫川关镇东南部,距县城100公里左右,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住在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只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2016年,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第一书记曾奎余打算探寻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利用万福村张家沟组植被好,空气清新,村里闲置的老旧土房屋比较多的优势,把村子打造成集住宿、吃饭等为一体的现代农家院落,以民俗旅游带动整条沟的发展。

  除了发展民俗旅游外,曾奎余还积极争取国开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村上建成通组路、入户路等。同时,结合旅游业,以沟域经济发展为新突破,确立了万福茶叶、林果业、中药材、养殖业和民俗旅游五大产业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远看院落普普通通,但是走进去一看,经过精致装修老旧房屋古色古香,有茶室、卧室、餐厅等,篱笆围墙内栽种着果树和青菜,游客来旅游时可以自己采摘,自己做饭……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万福村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曾奎余告诉记者,村上将进一步提升规划,整合各类资源,通过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城里人来村里游玩,以此带动村上经济发展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万福”村。

  马炉村是丹凤县一个偏远农村,又像是一个早已被人遗忘的地方。但是,这里上世纪七十年代,它却是一个红遍全国的示范村,曾有“全国学大寨看马炉”的美誉。那时,由于山大沟深,村民的生活日常艰难,村支书刘西有发动村民在村周围53个山头开荒种田、在山涧沟壑种植山茱萸等中药材,没日没夜地发展生产,从而改变了群众吃不饱的窘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马炉再次因为地域位置偏僻而落伍了,全村325户1425人中贫困户占了130户457人,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村子要想发展,只能抓住脱贫攻坚机遇,否则就会永远的落伍了。”村第一书记张丹东经过调查后感触道。为此,他鼓励所有干部发扬刘西有精神,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大干快干,争取缩短差距,迎头赶上。

  一年多来,在张丹东的带领下,村民们忙着修路、亮化河堤、美化房屋、种植山茱萸,村子基础设施逐渐改善,产业发展逐渐明晰,村子环境越来越美,村民们生活也越来越好。

  奇山秀水、莲田叠翠、食藕品茗、养生怡情。走进山阳县法官庙镇法官庙村,只见远处半山环抱、一水相绕、梯田层层、田园风光极为优美;走近可感受碧水、荷塘、小桥、人家,构成了一幅幅自然、纯朴、祥和、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卷。

  法官庙村位于山阳天竺山与漫川古镇中间,虽然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但是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以前的法官庙极为贫困,其中贫困户175户712人,贫困发生率40%,是深度贫困村之一。

  2014年,法官庙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作为市政府办包扶联系点后,明确提出把开发乡村旅游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将其打造成为“留得住乡愁”的秦岭富美原乡,按照这一发展定位,法官庙根据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以尊重自然生态为原则,突出聚力“山、水、林、路、田、荷、庙”七个特色,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实施了生态环境整治、现代特色农业园、千亩观光荷塘、环村道路拓宽、民居院落改造等八大重点建设项目。同时,努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如今的法官庙村逐步形成了“春看樱花、夏赏荷花、秋摘葡萄、四季蔬菜飘香”的产业格局,实现了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民居特色鲜明的秦岭富美原乡,并荣获“2016年度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称号。

  这些仅仅是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几年时间,已建或在建的诸如朱家湾、石瓮子、前店子、竹林关、云镇、江山等一批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为我市旅游转型升级趟出了一条新路子,也丰富了“秦岭最美是商洛”的内涵,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美丽山水带来美丽经济或梦幻,或绮丽,或冒险,或一座农场、一处小木屋……这美好的一切仿佛只能在书本、电视里存在,然而在镇安塔云山脚下却有个真实的童话般的世外桃源——童话磨石沟。

  磨石沟位于镇安县城南16公里,东接西康高速路东坪出口,西连塔云山景区,是通往西部片区“柴达木”的重要通道。几年前,这里只是一条幽深的大沟,村民们散落居住在沟两岸,破旧的房屋、坍塌的河堤向人们昭示着这里的贫困……

  几年时间,村口被改造成了花园,活动广场、旅游服务中心人来人往,路两边绿树吐荫,昔日的黑瓦房,全变成了整齐漂亮的红顶房,河堤经过小流域治理也成了一道景观。磨石沟已经焕然一新,处处彰显着整洁、文明、和谐、发展的新气象。

  “以前,这里是不知名的穷山沟,致富增收找不到发展方向,随着塔云山4A级景区的创建,磨石沟借‘势’发力、依‘景’增色,加快建设步伐,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实现群众就业增收,产业结构转型的一个典范。”村党支部书记吴湘琴介绍。两年来,磨石沟深度挖掘农耕文化内涵,整合农业生产要素和自然景观资源,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在沟域沿线分片实施磨石沟入口、垂钓园、水杂果采摘园、农家乐服务区、梯田花海、塔云山竹海等多个节点项目,串珠成链,全力打造集旅游观光、农家体验、赏花采摘、祈福静心于一体的美丽乡村。

  随着景区的完善,游客的增多,如今磨石沟人生活也越来越好。一些村民将原先闲置下来的老房子租给旅游公司,足不出户就能挣到租金,而他们自己还可以在当地的旅游公司务工。也有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旅游旺季供不应求……

  面对这些,如今已是全国人大代表的吴湘琴自豪地说:“美丽乡村不仅给群众带来了美好生活,更带来了美丽经济。在旅游带动下,去年村集体收入已达到10万多元。”虽然不多,但在她看来,这仍然不敢想象,因为前些年村集体一直都是入不敷出。不仅如此,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也由几年前不到5000元增长到现在的8000多元。

  汪炳梅是万福村窑厂组人,家里四口人,孩子上学,丈夫身体不好,属于因学因病致贫,她家就在太平山庄隔壁。由于做得一手好菜,太平山庄建成后,汪炳梅就到这里当厨师,每天给客人做些农家饭,一个月有1000多元的工资收入,既能照顾家人,又挣了钱,她对这份家门口的工作非常满意。依托村上发展旅游的机遇,90多岁的陈泽英老人也积极响应,老人从小心灵手巧,会编织些小玩意,一根小小的龙须草在她手上就会变成精致的小碗、小碟子,如今虽然年过九旬,仍然做的一手好活,听说太平山庄需要一批手工艺品,老人接到订单后每天都在忙碌。

  “没想到村里会发生这么大变化,原来真是想都不敢想。”这是商南县后湾村支部书记李富林最强烈的感受。

  以前,村里房子旧、没特色,到处是泥土路,垃圾污水随处可见,更没有啥景点、看点能吸引人。现在,村民的房屋成了抢眼的特色民居,土路变成了柏油路、水泥路,葫芦湖里倒映着蓝天翠柳,自行车绿道掩映在树林中,不见了垃圾污水,风景美如画。

  除了享受生态美之外,村民还借势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原来在外打工的后湾村民杨贵武看到村里开发建设火热,放弃了月薪5000元的厨师工作,在肖家湾山下开起了“小杨”农家乐,凭借好厨艺和低廉的价格,生意红火。有的村民通过入股等方式,参与白茶、油用牡丹等产业开发,还有的从事旅游服务业。

  腰包鼓起来了,精神生活也跟着“富足”,在后湾村文化广场上,每天晚上都有村民聚集在一起跳广场舞。“只要不是农忙,我们每天都来和姐妹们跳舞,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愉悦心情。”一些村民感慨地说:“跳舞不是城里人的专利,现在装了太阳能路灯,又有音响设备、有场地,咱农民也能跳。”

  如今,美丽乡村犹如一株娇艳的花朵绽放在商洛大地,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远近的游客,带活了村域经济,引着村民奔小康。

  “三变”改革激活旅游资源

  竹制牌楼、仿古木窗、白墙黛瓦随处可见,隆冬季节,商南县太子坪依然美丽如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相悖。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旅游扶贫成为太子坪社区的致富路。”两年来,太子坪社区以“十大产业”为抓手,实行“党支部+‘三变’改革+旅游+贫困户”的运作模式,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在第一书记胡永看来,太子坪社区唯一的优势就是位于5A级景区金丝大峡谷的核心区域,旅游优势明显,如何把贫困户捆绑在旅游业上,也成了他思考最多的问题。根据社区各项资源和人文环境,结合旅游市场需求,经过社区两委会、脱贫攻坚包扶单位和广大群众的反复磋商,最终确定:依托旅游业壮大特色产业、依靠特色产业促进旅游业的循环模式。同时,村上还成立富民旅游发展公司、综合合作社和单项产业合作社,让贫困户或群众通过各自的土地、劳务、资金、技术加入到产业发展中来,把贫困户及其他居民都捆绑到旅游产业链上,把闲置的或是低价值的资源变成利于个人和集体发展的资产,把分散的资金变成集中的股金,把单个农民变成团结的股民。

  “夏天这里可热闹了,前来光顾的游客非常多,游客可以赏鱼、钓鱼、吃鱼,不远处的王家坡高端民宿区还可以提供游客吃、住、游等服务。”胡永说:“村里现在主要养殖中华鲟、虹鳟鱼、金鳟鱼,年产量约150吨,可孵化鱼苗30万尾,年产值80万元,实现纯利润20万元,通过‘支部+基地+贫困户’入股合作的运行模式,带动了20户贫困户就业。”据了解,企业每年给社区集体9%的分红,农户通过到养殖基地务工或“借苗还鱼”来增加收入,仅此一项集体每年增收21万元。

  谈起“三变”改革带来的变化,村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住在王家坡民宿区的王大爷告诉记者:“我家的房屋每月每平方米可以领到5元收益,家里有120平方米,等于每月收益600元,猪圈、厕所、柴棚共计每月收益100元,一年可增收8000多元,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喽!”

  同样,山阳县在法官庙村,按照“三变”改革要求,村上依托旅游业成立了旅游公司,将村里老艺人进行吸收整合,改善他们的加工环境,再由公司收购他们做的工艺品,或展览,或销售,而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手工费,旅游公司每年还可以额外再给其不低于3万元的分红收入。

  “我从17岁开始就自学做篾匠,但这个也挣不了多少钱,所以一直在外打工。前不久,村里问大家都会做哪些手工艺,说村里准备发展一些新业态,让大家报名。想不到这些旧营生现在也挺受欢迎。”杨修安对记者说。

  在法官庙村游客服务中心的展厅里,村里手艺人编的草鞋、花篮、花帽等当地特色手工艺品被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由旅游公司统一在网上销售,帮助村民增收。另外,酿酒、磨豆腐等工艺也将发展成旅游体验式项目,成为丰富游客活动的载体。得知村里的发展计划以后,很快就有20多户村民报了名,杨修安也是其中之一。

  脱贫围绕旅游转,旅游围绕脱贫干,这是村委会干部提及最多的一句话。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依托旅游产业,让贫困百姓有“米”可下锅,通过“三变”改革,让农户和旅游产业之间形成利益链接,盘活了资源资产,增加农户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推进了旅游产业发展。

  记忆中的乡村,乡愁中的田园,正在经全市人民的巧手,编织成美丽幸福的家园。今日的商洛,强、富、美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曲正酣,乡村振兴前景光明!

  • 相关阅读
  • 这个春节 商洛约你欢乐过大年

    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进入新时代,我市在建设“三个商洛”的美好蓝图下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

    时间:02-14
  • 重要气象消息!风雪将至,商洛多地或将度过入冬来最冷一周

        元旦伊始,风雪袭城。一波雨雪还未消散,商洛本周或将再次迎来雨雪天气兼雪后倒寒。  中央气象台1月22日06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其中,陕西大部、陕南地区气温将下降6~8℃,局地降温将达10℃以上。  作...

    时间:02-13
  • 远离赌博 文明过节

      近日,柞水县营盘派出所多种形式开展禁赌宣传,同时组织民警对辖区麻将馆、棋牌室开展地毯式摸排检查,与辖区麻将馆、棋牌室业主签订禁赌承诺书。目前,已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余份、关停无证照麻将馆3家,有...

    时间:02-12
  • 逛集市 品年味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瑞  过新年穿新鞋走新路  萌娃也喜欢红红的灯笼  手写春联受青睐  温酒神器——手工铜酒壶  俗话说: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近日,记者带您来到小城镇安体验浓浓的年味,...

    时间:02-12
  • 全域旅游展新颜 商洛约你过大年

    秦岭最美是商洛!这里是商洛,一年365天收获300多个蓝天;这里是秦岭之南,偌大的秦岭仿若一条时空隧道,一下子截断了世俗与尘嚣。...

    时间:02-08
  • 山阳21名农民工领到欠薪

    2月2日,谢某等21名农民工在山阳县劳动监察大队及县公安局的监督下,终于拿回了16.65万元血汗钱。...

    时间:02-06
  • 公安部门全力保障春运交通安全

    2月1日,是全国春运启动日。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我市公安交管部门联合市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在市汽车站举行春运启动仪式。...

    时间:02-02
  • 洛南开展百日市场整治活动

      本报讯(李一峰)为进一步确保市场交易安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洛南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向本系统和全县各个镇办发出通知,要求开展百日多项市场...

    时间:02-01
  • 大雪封城!商洛火车站人流量暴增!火车带你去远方~

      掌中商洛讯(记者董楠)25日上午,一场大雪导致商洛火车站客流量暴涨,车站发送旅客三千人次,是平时的五倍。  一大早,商洛火车站派出所的干部民警十人全部上岗执勤,清扫站区积雪、维护车站秩序、巡查巡视线路...

    时间:01-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