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空壳村”破壳重生

“空壳村”破壳重生

2018-11-28 08:40:56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宁商扶贫协作促村集体经济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吉文艳见习记者 张珍珍

  集体经济薄弱,财政亏空,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剩下老弱病残和妇孺,农村基层组织涣散……这样的村子,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空壳村”。在我市的701个贫困村中,90%以上都是这样的“空壳村”,还不包括非贫困村。

  在中央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背景下,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商洛,和相隔960多公里的长三角城市群特大城市南京,因为国家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大战略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宁商协作源远流长,而这一轮的宁商扶贫协作有着时代赋予的特殊使命:如何才能做到精准扶贫和长效扶贫?

  2017年以来,通过南京市对口帮扶商洛工作组和商洛市发改委、农业局等部门的实践总结,我市提炼出依托宁商协作扶持资金,以强推“三变”改革为途径和抓手,变“一给了之”为股权投资,有效解决了深度贫困地区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来源问题,150个村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的突破。今年预计将有4599名贫困人口增收,带动近两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小资金撬动大发展

  2015年4月,高票当选丹凤县竹林关镇竹林关村主任的徐海林踌躇满志,想为群众做些什么,可面对村里薄弱的“家底”,他慨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竹林关村平地少、缓坡地多,很多村民常年在外务工,坡耕地撂荒现象严重,徐海林思谋着在这些坡耕地上做做文章。

  建茶园的想法在徐海林的心里其实已经酝酿了两年多了。“竹林关有种茶的传统,何不把坡地利用起来建茶园,这样既能利用闲置资源,还能产出经济效益。”在一次喝茶中,杯中的茶叶点燃了徐海林的创业激情,可就是因为资金问题一直搁置着。

  2017年9月,市上遴选全市首批宁商协作促“三变”改革及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50个,竹林关村的历史机遇来了。徐海林一边拿着村里的土壤去省农科院检验,一边南下浙江考察茶苗。好消息传来,土壤酸碱度5.3~5.5,是白茶、龙井、黄金芽的适生区。在宁商协作和县配套资金还未到位的情况下,徐海林发动村委会班子先期垫资20多万元支起摊子,流转土地、建茶园、买茶苗,600亩梯田式标准化茶园建了起来。

  在宁商协作30万元资金的撬动下,竹林关村在清产摸清家底、核定村集体成员身份的基础上,整合土地、林地、桃花谷景区停车场、自来水厂、码头餐厅及产业扶贫资金等资源,并折股量化,赋予股民相应股权,竹林关村股份合作社应时而生。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0万元,为76户贫困户兑现35400元的保底分红。茶园项目的启动解决了周边8个村的闲置劳动力及贫困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仅在茶园务工一项就为106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至4000元。

  通过集体资源调动政府资源、政府资源撬动社会资源的“双轮驱动”,“空壳村”沉睡的资源活了起来,分散的资金聚了起来,群众的增收渠道也多了起来。2017年以来,我市不断强化农业、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协作,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扶贫攻坚紧密结合,把“三变”与产业脱贫项目对接,切实加大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示范村的投入力度,着力构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投入保障长效机制。据了解,两年来宁商协作促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共为我市投入9410万元,每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注入20万元以上,支持248个改革示范村。仅以2017年50个试点村为例,村集体经济净收益641.37万元,较2016年增加547.17万元。

  头羊效应逐步显现

  有钱干事,还要有人干事。在“空壳村”,有能力的人才比项目、资金更稀缺。在宁商扶贫协作过程中,南京和商洛的领导都意识到,培训干部的重要性不亚于给资金给项目,改变当地干部的观念、开拓他们的思路和眼界,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7年10月底至11月初,南京对商洛以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为主要对象的“发展农村经济助推脱贫攻坚示范培训班”开班,83人参加。课程有乡村农业旅游转型升级、田园风光与特色小镇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营销策略及品牌建设等。

  李卫红,杨峪河镇吴庄村党支部书记,是被选入的一名村干部。李卫红很珍惜这次机会,“我们发现,南方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企业是马达。以企业撬动本地优势资源,然后逐渐梳理和提炼产业核心,繁荣局面就形成了;我们还发现,主题雷同、重复建设、人人赚钱的情况是有风险的,在本地同质化产业兴起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做产业配套。”提起那段“头脑风暴”的日子,李卫红至今很兴奋。

  思路一变天地宽。10天的培训过后,带着新颖的经营理念的李卫红回到商洛,立即注册了吴庄实业有限公司,这是商洛第一家以村名命名的公司。公司利用苏陕扶贫协作资金150万元,再自筹部分资金,带动农户发展食用菌、中药材和蜂蜜三大产品,至今年4月,全村200多户已全部脱贫。

  培训的结果,不仅改变了吴庄产业发展方向,还让这个隐藏山村的经营人才找到了撬动超长产业链的办法。“村级企业发展,一开始就要高端定位,未来的空间才更大。”在开阔了眼界之后,李卫红信心满满。

  像李卫红这样的农村“领头羊”还有不少。“村支书培训班”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培训班”的开办,使180多名干部先后到南京接受培训。南京的先进发展经验、市场意识、经营理念和创业技能被带到了商洛。商洛干部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的本领和信心更强劲了。

  多方拓宽增收渠道

  初冬时节,正是秋菇采收的时节,商州区夜村镇何家塬村百万袋食用菌生产基地里热闹非凡:采摘棚里工人正在摘香菇,不时有工人将装满香菇的筐子运往仓库;仓库外,三辆卡车正等着将新鲜的香菇运往重庆:客商早已下了订单,就等着交货。

  产业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贫困户增收渠道窄、增收效果不明显等产业发展中凸显的问题曾令何家塬村支部头疼不已。2017年,在宁商协作资金的引导撬动下,何家塬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引进北宽坪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村里投资400多万元建设百万袋食用菌生产基地,吸纳280户村民以土地资源、产业补助资金、劳动力入股,其中178户贫困户入股。当年,280户入股村民即分红42.5万元,其中贫困户分红35.6万元。为壮大集体经济,何家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还利用蟒岭绿道建设管理处120亩闲置土地种植菊芋,与当地企业森弗公司签订回收合同,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集体收入积累突破2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村民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何家塬村10组的丁迎珍家中五口人,因两个孩子上学成了贫困户。“我们也出去打过工,但大部分钱都用于日常花销了,攒不下钱。”丁迎珍说,自从村上有了产业,她就回来了,认领了5000袋食用菌,两年光分红就分了5000元,在基地务工半年能挣7000多,养了150只飞鼠,一年能挣3万多。此外村上还为丁迎珍安排了保洁员的公益岗,一年能领6000元的工资。“再过两年我老大就从美院毕业了,到时候日子就更好啦!”说起未来的日子,丁迎珍不由发出爽朗的笑声。

  从“耕者有其田”,到“耕者有其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变成了股东。这一变,从根本上变掉了农民的传统观念、传统习惯、传统身份,农民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从雇工变成了主人,老百姓与经营主体共发展、同进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形成了紧密的利益链条,有效破解了经营主体与农户“两张皮”的问题。

  让战斗堡垒更有战斗力

  “村两委想办事却没钱办事,没威信,村集体反哺贫困户有心无力……”洛南县三要镇沙河川村支书陈军龙感叹道。沙河川村村如其名,自然条件恶劣,村委会都是在河滩上建起的,村集体积累几乎为零。

  在当前的精准脱贫中,村“两委”说话管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关键。但是,要让群众“信得过”“听你的”,就得先抓好村集体经济的这个“底气”。有了宁商协作30万元资金支持,经过了南京的培训,陈军龙心里有了谱。“我们这地方满坡架岭都是野艾,我们经过考察认为艾绒制品还是很有市场前景的,就决定在艾草上做文章。”陈军龙说。但没想到第一步就遇到了不小的阻力:视土地为生命的群众说什么也不肯种在他们眼里就是野草的艾草。

  买设备、建厂房,群众积极性不高就把每公斤6元从南阳买来的艾根免费发给群众,群众看到了支部的决心和干劲,种上了艾草。当年合作社便收购艾叶500多吨,销售额达300多万,纯利润40多万元。“两年光给全村130户贫困户每户分红500元就有13万元。”陈军龙介绍,更可喜的是,沙河川村还有了30万元的集体积累。今年,有些没有种艾草的群众自掏腰包以每公斤7元的价格自愿购买艾根。从免费发艾根有人不愿意种,到群众自掏腰包抢着种,沙河川村党支部的威信就这样树了起来。

  “谁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群众就听谁的。”这是一名拥有近20年农村工作经验的老支书苏忠厚对号召力的朴素理解。移民搬迁、坡改梯、招商引资、筹备合作社……商州区板桥镇李岭村的点滴变化背后都有苏忠厚的心血,他也因能干事、没有私心赢得了广大村民的心。去年,村里要流转150亩地引进企业,苏忠厚为留住企业把土地租金从每亩2000元的行价压低到500元,没想到不到一周时间150亩地便流转完毕。“群众相信我,相信支部,不会叫大家吃亏。”这笔账苏忠厚有自己的算法:等企业发展起来,会带来更多的务工机会,会让一部分头脑灵活的人学到本领,那时候背井离乡讨生活的乡亲们就可以在家门口就业,甚至自己创业,改变命运,那时候“空壳村”将不再空,而是成为“实心村”。

  • 相关阅读
  •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专题调研文章摘登

      编者按为在全市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全市各县区委书记、商洛高新区(商丹园区)党工委书记根据市委安排部署,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精心谋划组织,深入开展调研,...

    时间:11-28
  • 用活三项机制推动全域旅游

      张舒雅  保护绿水青山发展生态旅游,构健全域产业变成金山银山。商洛市全域旅游发展用党的建设推动追赶超越,用机制创新助力全域发展,通过落小岗位职责,落实目标任务,落细责任清单,用活激励机制,使全市上...

    时间:11-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