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一碗长寿面 悠悠故乡情

2022-06-20 08:30:06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记者 白志鑫

  “朋友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关注和鼓励,我将继续本着‘做人争口气,做事凭良心’的理念,秉承‘人生路漫,上下求索’之精神,做好每一碗面,愉悦他人,温暖自己。”这是代凡凯近日在商洛人的朋友圈里小“火”了一把之后,在一条新闻链接下的留言。

  代凡凯是在福建省厦门市打拼的商洛人,他坚持8年为过生日的老人送长寿面的事迹被厦门市不少媒体报道,在其老家丹凤也引起了大量关注,不少网友纷纷留言:“一碗长寿面,浓浓敬老情。在外打拼也不忘传播正能量,老乡好样的,向你学习!”

  今年50岁的代凡凯是丹凤县花瓶子镇人,从16岁起,他就外出打工。他曾经是厦门市一家五星级酒店的面点主厨,2013年辞职后,他在厦门市湖里区祥店社区开了一家小面馆,凭着货真价实的食材和精湛娴熟的厨艺,他的小店经常顾客盈门,一面难求。

  今年6月初,代凡凯回到老家丹凤探亲,还特意回到母校花瓶子镇中学,围绕成长与感恩话题为孩子们上了一节课。

  记者见到他时,他脸上带着笑意,向记者讲述了一碗碗免费长寿面的故事。

  煎一个圆圆的鸡蛋,配上韭菜、豆干、青菜等,再加入熬好的高汤,一碗劲道十足的长寿面就做好了。每碗长寿面都由代凡凯亲手来做,他表示,一碗面并不值钱,重要的是其中的心意,所以他格外重视,会根据老人的需求调整面条的硬度、汤底的咸淡等,让每个老人都能吃到符合自己口味的长寿面。

  代凡凯坦言:“一开始做这个事情,没想着能被这么多人关注,我还有点不好意思,只是做了一碗面而已。”

  在外打拼多年,店里事情多,代凡凯几乎很少回家,对父母的想念与日俱增,而无法时常在父母身边尽孝的愧疚也让他难以释怀。有一天,一位进店吃饭的老人问他店里有没有长寿面,当天是自己生日,但是儿女都不在身边,想吃一碗长寿面。代凡凯听完后没有多说什么,转身去了后厨,含着热泪认真地做了一碗长寿面,毕恭毕敬地端到老人面前。

  “老爷子,您慢慢吃,有什么需要给我说,这碗面是我替您的儿女孝敬您的!”听了代凡凯的话,老人握着他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我当时看到他,突然就想到了我的父母,在他们过生日的时候,我都没办法做一碗长寿面给他们送祝福。”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代凡凯眼里泪光闪烁。

  当时,看着眼前吃面的老人,代凡凯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所有过生日的老人都可以来我店里免费吃一碗长寿面!”代凡凯把这个想法写成标语贴在店里,希望能将这份小小的心愿传递出去。

  “但是刚开始好多人其实是不信的,他们总觉得免费背后是不是还有额外消费,或者是质疑我作秀之类的。”代凡凯说。

  代凡凯没有多想,只是默默地做着,只要有人来吃长寿面,他必定用心用情做好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手工长寿面。

  “尽管免费,但从未偷工减料,工序一样都不能少。我让老人来吃,肯定就要让他们吃得舒心、吃得开心,如果敷衍地做碗面,那还不如不做。”代凡凯说。

  在代凡凯的用心坚持下,小店免费长寿面的名气越来越大,好多祥店社区之外的老人也专程赶来。让他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位80岁的老人推着100多岁的父亲到店里吃面。代凡凯笑着说:“推着轮椅进来,我都有点受宠若惊,让老人家大老远跑过来,知道的话我哪怕给送过去都行。”

  来吃长寿面的人越多,代凡凯越高兴。他不计成本地坚持着,哪怕店里遇到困难,他也从未想过放弃。

  代凡凯的店里有一本台历,里面记着许多人的生日,其中百分之九十都是祥店社区60岁以上贫困孤寡老人的。在这些老人生日前一天,代凡凯就会打电话给他们,请他们过生日时来吃长寿面或是把长寿面送到家。每年换日历的时候,代凡凯就将日历上的名单及时更新。名字越来越多,他坚持每天看日历,给过生日的人打电话、发信息邀请他们来吃长寿面。

  除了提供免费长寿面,母亲节、儿童节等节日,代凡凯也会邀请社区里的年轻人带着母亲来店里免费吃面,还会在社区内定期组织面食制作培训,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学到了制作面食的手艺,还懂得了如何敬老爱老。除了正能量厨师的身份外,代凡凯还是“义务交警”中的一员。只要一有时间,他都会在湖里区第二实验小学门口维护交通秩序,保护学生安全。

  “在外打拼20多年,我们商洛人骨子里的淳朴和良善一直伴随着我,让我在做每一件事时都能不负良心去做。以后有机会我还是想回到家乡,为家乡的老人做一碗长寿面,而且还要教会他们的子女如何制作。由子女亲手制作长寿面,端给父母吃,我觉得这个意义更大。”代凡凯笑着说。

  • 相关阅读
  • 青山如画 碧水如诗

      ——我市打造“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城市名片掠影  ①山阳县法官秦岭原乡农旅小镇  ②骑行蟒岭绿道,畅享竞速之趣。  (本报记者 石 磊 摄)  ③丹凤县棣花古镇千亩荷塘  ...

    时间:06-20
  • 商洛市举办“喜迎二十大 争做红领巾讲解员”比赛

      本报讯 (记者 刘 媛)6月18日上午,由团市委、市委文明办、市妇联、市少工委主办,团商州区委、区委文明办、区妇联、商州秦韵小学承办的商洛市“喜迎二十大 争做红领巾讲解员”比赛在商州秦韵小学举办。...

    时间:06-20
  • 4.8万余名学生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本报讯 (记者 王 倩)6月18日上午,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拉开帷幕。记者从市教育考试管理中心获悉,今年我市共有48241人报名考试,其中八年级24553人、九年级23688人。全市共设7个考区、14个考点。  市教育考试...

    时间:06-20
  • 商洛市文化铸魂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讯 (记者 陈 波)近年来,市委文明办以文明村镇建设为抓手,统筹物质、精神两个文明,繁荣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努力让文化建设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引擎和动力源。  我市以...

    时间:06-20
  • “一都四区”描绘商洛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本报记者 党率航  2021年我市生产总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2022年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18亿元,同比增长14.1%,位列全省第三;限上消费品零售额...

    时间:06-20
  • 嬗变新城看不尽 秀美商洛正启航

      本报记者 王江波  每天早晚准时到市中心莲湖公园散步、锻炼身体是62岁的张桂兰和老伴的必修课。“城市建设越来越好,到处都是公园,出门就能散步、锻炼、赏花,太方便了!”张桂兰感慨地说。  向宜...

    时间:06-20
  • 商洛市强力推进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本报讯 (记者 李 敏)全市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全国自建房安全开展专项整治的重要指示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

    时间:06-20
  • “一都四区”描绘商洛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本报记者 党率航  2021年我市生产总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2022年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18亿元,同比增长14.1%,位列全省第三;限上消费品零售额...

    时间:06-20
  •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本报讯 (通讯员 郝俊龙)连日来,全市教育系统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迅速传达学习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通过集中系统学、研讨交流学等多种形式掀起学习热潮,凝聚起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省第十四...

    时间:06-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