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青山如画 碧水如诗

青山如画 碧水如诗

2022-06-20 08:32:22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我市打造“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城市名片掠影

  ①山阳县法官秦岭原乡农旅小镇

  ②骑行蟒岭绿道,畅享竞速之趣。

  (本报记者 石 磊 摄)

  ③丹凤县棣花古镇千亩荷塘

  ④洛南县巡检花海

  ⑤牛背梁国家级森林公园月亮垭

  ⑥商南县清油河镇后湾村

  本报记者 李小龙 刘 媛

  绿树村边合,山水共一色。

  商洛夏日的早晨明媚而清新,微风送来清甜的空气和醉人的花香,山上草木茂盛,一片苍翠,山顶缭绕着薄薄雾气,添了几分幽静和缥缈。

  天光微亮时,风景如画的商州区腰市镇江山村就苏醒过来,在阳光的照耀下生机勃勃。68岁的闵菊霞在江山村生活了大半辈子,之前一直渴望去城里,随着江山村建设得越来越美,她再也没了去城里生活的念头。

  在商南县试马镇红庙村,百亩荷塘、千亩果园、万亩白茶产业基地吸人眼球,亭台楼阁、青砖黛瓦、绿水青山、鸟语花香惹人陶醉。坐在门口广场吃饭的宋叶元老人喜笑颜开地说起了村里的变化:“这几年,政府不断改善农村环境,不仅给我们修建了荷塘,还改造了我们的房屋,路灯架起来了,路面宽敞了,环境好起来了,日子过得也越来越美了,我们老百姓的心情都好得很。”

  6月18日,丹凤县丽呈别院·望山居民宿中,来自西安市的惠女士沐浴着山风,十分惬意。“最近一段时间,天气开启了‘烧烤’模式,在哪儿都热得待不住,来到这里,我真切感受到了‘22℃商洛’的与众不同。”

  “22℃商洛”之美,美在生态“颜值”,美在发展“气质”,美在群众“心里”。走在商洛的山水之间,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村美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这些只是我市聚力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的缩影。

  近年来,我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依托青山、绿水、蓝天、气候、区位等资源优势,确立了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总目标,大力实施“两拆一提升”“两边一补齐”、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等系列行动,高品质建设城市,特色化打造乡镇,全域化发展旅游;印发《“十四五”康养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晰“中国康养之都”建设的背景意义、目标定位、推进路径、重点任务和方法举措;协同发展健康医药、健康食品、健康文旅、健康养老、健康医疗、健康体育“六大产业”。洛南县秦岭药谷药源基地新建中药材基地5万亩,山阳艾香小镇发展艾草种植600多亩,丹凤良种天麻产业园二期、新雨丹中药材科技产业园二期项目进展迅速,膳药体系已初具规模;镇安果果福松子基地年产1万吨华山松松子生产线建成投产,商南县青山镇食用菌产业园百亩羊肚菌种植基地完成点菌,丹凤葡萄酒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柞水县云山湖森林康养度假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26亿元;商州区金菊养老护理中心建成并投入试运营,丹凤县金山康养项目主体完工,设置床位2100张,是全市最大、床位最多、设施最全的医养康养综合体。

  5月29日,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我市发布了五大类30多项商洛康养指数以及景区民宿、特色美食和特色产品等康养产品,推介了3条精品旅游线路,网络直播观看57.5万人次,抖音话题累计阅读量1100万人次,全媒体关注超过1500万人次。六县一区及棣花镇、漫川关镇、金丝峡镇、凤凰镇4个镇分别入选2022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和“深呼吸乡镇”预备名单,其中“深呼吸小城”上榜数量占陕西省的53.8%。在系列营销活动的刺激和诸多旅游新产品入市的带动下,“中国康养之都”建设成效凸显,今年端午节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112.36万人次,综合收入5.06亿元。

  6月16日,“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原创旅游歌曲MV专辑首发仪式成功举办,我市通过文艺作品的形式让“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品牌宣传遍及商洛大街小巷、散布线上线下、享誉大江南北,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深入游客心扉,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商洛、畅游商洛、来商洛康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紧抓西安都市圈建设和国家支持康养产业发展等重大机遇,聚焦打造“一都四区”目标,持续巩固扩大生态优势,协同发展“医、养、游、体、药、食”康养产业体系,着力打造10个康养产业示范园区、10个旅游休闲度假区,开发10个系列健康产品,发展100家康养企业,培育形成千亿级康养产业集群,叫亮唱响“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城市名片,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相关阅读
  • 商洛市举办“喜迎二十大 争做红领巾讲解员”比赛

      本报讯 (记者 刘 媛)6月18日上午,由团市委、市委文明办、市妇联、市少工委主办,团商州区委、区委文明办、区妇联、商州秦韵小学承办的商洛市“喜迎二十大 争做红领巾讲解员”比赛在商州秦韵小学举办。...

    时间:06-20
  • 4.8万余名学生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本报讯 (记者 王 倩)6月18日上午,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拉开帷幕。记者从市教育考试管理中心获悉,今年我市共有48241人报名考试,其中八年级24553人、九年级23688人。全市共设7个考区、14个考点。  市教育考试...

    时间:06-20
  • 一碗长寿面 悠悠故乡情

      本报记者 白志鑫  “朋友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关注和鼓励,我将继续本着‘做人争口气,做事凭良心’的理念,秉承‘人生路漫,上下求索’之精神,做好每一碗面,愉悦他人,温暖自己。&r...

    时间:06-20
  • 商洛市文化铸魂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讯 (记者 陈 波)近年来,市委文明办以文明村镇建设为抓手,统筹物质、精神两个文明,繁荣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努力让文化建设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引擎和动力源。  我市以...

    时间:06-20
  • “一都四区”描绘商洛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本报记者 党率航  2021年我市生产总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2022年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18亿元,同比增长14.1%,位列全省第三;限上消费品零售额...

    时间:06-20
  • 嬗变新城看不尽 秀美商洛正启航

      本报记者 王江波  每天早晚准时到市中心莲湖公园散步、锻炼身体是62岁的张桂兰和老伴的必修课。“城市建设越来越好,到处都是公园,出门就能散步、锻炼、赏花,太方便了!”张桂兰感慨地说。  向宜...

    时间:06-20
  • 商洛市强力推进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本报讯 (记者 李 敏)全市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全国自建房安全开展专项整治的重要指示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

    时间:06-20
  • “一都四区”描绘商洛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本报记者 党率航  2021年我市生产总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2022年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18亿元,同比增长14.1%,位列全省第三;限上消费品零售额...

    时间:06-20
  •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本报讯 (通讯员 郝俊龙)连日来,全市教育系统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迅速传达学习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通过集中系统学、研讨交流学等多种形式掀起学习热潮,凝聚起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省第十四...

    时间:06-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