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党率航 王江波 谢 非
编者按 曲调优美的花鼓、音韵洪亮的静板书、巧夺天工的草编、精美绝伦的花灯……这些丰富多样、具有浓郁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市文明发展的鲜活见证,也是我市人民世代相传的精神家园。目前,我国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我市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有4项、省级非遗名录的有42项、市级非遗名录的有267项。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位列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商洛花鼓、洛南静板书、道情戏和仓颉传说的非遗故事,细细品鉴商洛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老韵味,共同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和旺盛生命力。
花鼓声声满商洛
“沉寂的山庄在变化,笑声朗朗嘻哈哈,站在村口四下看,细看一户又一家……”5月29日,市地方戏曲研究院排练大厅内,演员们正在为“商洛周周有戏看”文化惠民演出进行紧张排练。
商洛花鼓《若河》剧照
在办公区二楼走廊上,一面展板简朴而素雅,将商洛花鼓的发源娓娓道来。巍巍的青山层峦叠嶂,右侧一把二胡在白云间,左上角写着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四个大字——“商洛花鼓”。
自明、清以来,流传于秦巴山区的“简子戏”“八岔戏”“小调戏”,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它的曲调欢快、活泼、清新亦委婉,具有浓郁的陕南泥土气息,群众统称为“花鼓戏”。商洛市地方戏曲研究院多次组织人力,深入调查研究,挖掘整理,将原来的3种形式合而为一,发扬光大。
商洛花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市地方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淼说:“1956年,《夫妻观灯》面世,开始了商洛花鼓的现代化改造升级。随后,商洛花鼓推出一系列经典作品:《屠夫状元》《六斤县长》《山魂》《月亮光光》等。2006年5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商洛花鼓位列其中。”
市地方戏曲研究院承担着商洛花鼓的保护、传承、发展、研究与创新工作。近年来,商洛花鼓在传承和创新中持续焕发生机活力,除展板上展示的剧目外,《月亮河》《带灯》《紫荆树下》等备受观众喜爱,《情怀》《若河》两个剧目更是屡屡斩获奖项。
2020年11月,《情怀》荣获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最高奖项——文华优秀剧目奖和优秀编剧奖、优秀表演奖、优秀音乐奖等;2023年10月,《若河》荣获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大奖。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每一个演职人员的辛勤付出。从编剧、作曲、配器,到服装、道具、字幕,大家齐心协力、环环相扣。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曲的传承和创新充满了艰辛和挑战。李淼说,每场演出之后,剧组都会对现场演出效果和戏曲专家、现场群众反馈的意见进行梳理,精心打磨细节,以便下次演出更加接近“完美”。
艺术,从群众中来,就要到群众中去。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民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加。如今,商洛花鼓等戏曲不仅仅在商洛剧院、戏曲文化广场演出。各大公园的小剧场、梨园亭等地,戏迷还能与名师名家当面交流学习。
“传承非遗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观众的呼声和意见建议更是我们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谈及商洛花鼓的传承发展,李淼说:“商洛花鼓愈发繁荣,离不开老艺术家倾囊相授和一代又一代人饱含热情的传承和创新。”
在排练大厅里,常常有一名老人手把手教导演奏团队进行音乐编排。他就是商洛花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作曲家辛书善。如今已80多岁的辛书善老师,仍坚持参与剧目创作,累计为《屠夫状元》《六斤县长》等40多个剧目作曲。在辛书善老师的指导下,新一代传承人努力找寻商洛花鼓新的春天。
为了紧跟时代发展需求,市地方戏曲研究院还选派了部分演职人员,到上海戏剧学院等院校学习编导、音乐、舞美等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专业素养。
李淼说:“讲好商洛故事,创作演出商洛特色节目,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的使命和初心。”经过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接续努力,商洛花鼓完成了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正在创新性发展的道路上步履铿锵。
伴随着一阵舒缓的伴奏响起,演员们再次满怀激情地投入紧张排练之中,正如排练场墙上那段鼓舞人心的话,他们要争做“乌兰牧骑式红色文艺轻骑兵”。
百年古韵作新声
悠悠洛水,巍巍商山。在洛南县,有一种传唱了200多年的艺术——洛南静板书。早在清朝道光年间,静板书就在民间盛行,其题材内容丰富多样,说唱篇幅有长有短,深受群众的喜爱。
洛南静板书参演陕南民歌音乐会
秦岭嶂其北,蟒岭绕其南,洛南静板书就在洛南人辛勤劳作中应运而生,传唱至今。
“在大秦岭行走,嗨!为洛南美停留,嘿!伙计们,今儿说个啥……”每次听到《洛南新书》的旋律,思绪都会飘飞到洛水之畔。
如今的洛南静板书何人在唱?何人在听?是否还唱着过去的曲调?谁又在为静板书开启新的篇章?
5月30日,记者来到洛南县剧团,刚摇下车窗,就隐隐听到楼上此起彼伏的曲调。
“我们下午要去村上演出,演员们都在进行最后的排练。”洛南县剧团团长、洛南县静板书保护管委会主任牛新宏告诉记者。
快走几步上楼,排练的声音愈发清晰,其中一声声静板说唱触动着听众的心弦。
“洛南静板书曾是盲艺人求生糊口的手段,一人可操作六种乐器,融弹、说、打、敲、唱于一身,一人顶七人,音韵洪亮,吐字清晰,刚柔相济,古朴粗犷。”牛新宏说。
洛南静板书是在当地民间小调平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商洛花鼓、秦腔、蒲剧等发展演变而成的。它的说唱口语,接近关中方言,书目中也运用了大量关中俚语土话。
“静板书还根据地域、口语之故,自然形成东路、西路、北路3种不同说唱风格。东路静板书古朴、粗犷;西路静板书,唱腔注重音韵洪亮,刚柔相济;北路静板书,唱腔力求语言轻巧,吐字清晰,注重抒情,不带拖腔。”牛新宏说。
静板书为什么被冠以“静”?
“主要是说书人说唱时只用脚踏梆子打击节奏,不夹杂其他乐器,过门时才用其他乐器渲染气氛。”牛新宏解释道。
“以前,洛南静板书的内容主要以说唱求神、谢土神和为农户红白喜事助兴取乐为主,书目形式分为大本书、中篇书、小回书以及二三十句的小书目,内容上融入很多歇后语和方言土语。因此,被广大群众所喜爱。”牛新宏说,群众家中婚丧嫁娶都会请当地的说书人进门唱几段,洛南静板书其实是生于民间、也兴于民间的。
然而,面对各种新流行的冲击,洛南静板书开始没落,没人唱,没人听,传承上也出现断层。
回忆起那段岁月,洛南静板书老艺人杨群山难掩伤痛。“我经历了洛南静板书从繁荣到萧条再到现在重新发展的全过程。”
2005年,洛南县成立静板书保护管理委员会,对新老艺人进行全面核查登记,并邀请老艺人为新人传授技艺。此后,洛南县又陆续编印静板书艺人通信录,设立静板书艺人接待站,建立艺术档案、延续师承关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洛南县静板书被陕西省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遗名录。2011年,洛南静板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洛南县剧团获得“洛南静板书”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现在,洛南静板书已经走进洛南县中小学校学生的课堂。”杨群山欣喜地说,“5月23日,我们到洛南县第二幼儿园表演,几十名学生和老师围坐在一起拿着乐器,一起打节拍,场面非常热闹!”
受众的变化,也得益于洛南静板书说唱内容的改变。从说婚丧嫁娶、历史故事,到将生态环保、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内容改编成静板书节目,洛南静板书逐渐开始讲述更多新时代的故事。“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把握时代主旋律,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把洛南静板书保护好、传承好。”牛新宏说。
仓颉造字耀华夏
翻开史书,不难发现,人类的文明,起源于文字诞生。100万年前,古猿进化成人类。50万年前,人类学会使用火。5000年前,人类发明文字。
文字,是人类从蒙昧、野蛮步入文明的重要象征。追溯中国汉字的源头,不得不提洛南县,因汉字始祖仓颉造字在此,被誉为“汉字故里”。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财富——仓颉造字的传说,便流传于此。
“那时,世界还没有摆脱洪荒,你穿着树叶做的衣裳,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迹山川,历史在你刻画的二十八个汉字中储藏……”
传说上古时期,黄帝南巡到洛水之滨,阳虚山下。皇帝史官仓颉因记事记史需要,日思夜想,创造文字,仰观日月星辰,天际变幻,俯察鸟迹山川地理。一日,仓颉在洛河旁受“元扈凤图”“阳虚鸟迹”的启示,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鸟迹图形字符,并将其中28个字手书刻于元扈山峭壁之上从此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史。
虽然这些被称为传说,但至今洛南县东街的仓圣祠、元扈山下的黑潭村、洛河边的灵龟负书,依然能够窥探到仓颉的丰功伟绩。
当仓颉造字成功,发出第一缕文明之光时,天地也为之动容。古书有云“天雨粟,鬼夜哭,龙亦潜藏”。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诞生,从此,人们在这一天祭祀“仓圣”。
“每年4月,都是洛南县最热闹的时节。全县要隆重举行‘仓圣’祭祀活动。钟鼓齐鸣、敬献花篮、恭读诵文……”洛南县文旅局副局长刘欣说,祭祀仓颉在洛南已有千年历史,民间每逢谷雨祭祀仓颉从未间断。
“仓颉造字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几千年,至今仍口口相传。特别是灵龟负书、墨染黑潭、火烧石壁、阳虚鸟迹、天降雨粟等故事家喻户晓。《春秋元命苞》《竹书纪年》《荀子》《史记》《山海经》等史书典籍中也均有记载。”刘欣说,2014年“仓颉传说”已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中华民族文明发源文化发祥重点项目之一。
“仓颉传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开端,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石。”刘欣自信地说。
6月1日,在洛南县仓颉小镇仓颉碑林文博园,来自西安的尚亚芳正带着孩子仔细聆听仓颉造字的传说。
“之前就听说了仓颉造字的传说,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刚好带孩子感受汉字的魅力。”尚亚芳对记者说。
“打造仓颉小镇,就是希望能发扬仓颉造字的创新精神。这里丰富的史料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为人们探寻汉字起源提供了研学资料。”刘欣说,仓颉碑林文博园分为汉字源流馆、历代书法长廊、五体书法馆等3个展区。整个园区以汉字源流演变为脉络,以书法经典作品石刻为主要展陈对象,目前,仓颉碑林已刊刻陈列历代书法名作400余件。
在仓颉碑林文博园中,几间古色古香的房间分布在场馆周围。这是园区为打造书法研学讨论班专门设立的。
“每年暑假,来自西安、商州、洛南等地的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仓颉小镇参观学习,感受书法魅力。”刘欣说,这里已经成为书法爱好者的聚集地。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我们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正是依赖着它才得以流传后世。我们依托‘仓颉传说’打造的仓颉小镇,不仅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汉字文化内涵,还能更好地让仓颉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刘欣说。
“点横撇捺描绘世界万象,经史子集传韵盛世流芳”。人文始祖仓颉,让悠悠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借助文字得以传承。仓颉造字的传说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奔向辉煌。
悠悠道情焕活力
5月16日,在“商洛周周有戏看”文化演出活动现场,台上,鼓乐铿锵,唱念做打,精彩纷呈。台下,喝彩阵阵,掌声不断,气氛热烈。“今天一次性看了3场戏,有花鼓、有秦腔、有道情戏,我最喜欢的是道情《一文钱》,曲调悠扬细腻,戏文又诙谐幽默,听起来真过瘾,希望以后能经常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演出结束后,老戏迷冯兰高兴地说。
商洛道情《一文钱》剧照
张平是商洛道情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说起商洛道情,他如数家珍。他介绍,商洛道情起源于唐代道教道士说唱情理之曲调,自唐代以来即开始广为流传,经过长期演变,逐渐成长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剧种。1956年,陕西省皮影会演,大会专家考证商洛道情是陕西道情的始祖(《商洛文史资料》)。商洛道情最初以皮影戏的艺术形式进行演出,新中国成立后,被专业剧团搬上舞台。代表剧目《一文钱》1960年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片,拷贝发行至东南亚各国,2017年9月代表商洛市赴乌克兰开展“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演出,让这一剧种再次走出国门,唱响世界。
“道情曲调简单,易学易唱,不同艺人善歌者可随时编填一定的故事内容来演唱,因而剧目内容极为丰富,内容多反映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故事,深刻反映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因此深受群众喜爱。”张平说,当年在省上学习的时候,他学习的是秦腔,回到商洛后,才在老一辈演员的教导下开始学习道情戏。“我开始接触学习道情戏是从《一文钱》开始的。在不断排练和表演过程中,越发感受到道情戏曲调优美,调式成熟,欢音爽朗明亮,苦音凄楚悲凉,尤其是拉簧,气势恢宏,音韵无穷,表现力特别强,能表现剧中各类人物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悲欢离合。”经历了千百次的排练打磨和用心表演,张平从最初的尝试摸索逐渐深深爱上商洛道情。
“身处其中,越发能感受到古老非遗的独特魅力,所以我也有责任,将道情戏传承下去,让它焕发新的光彩。”张平介绍,2011年,商洛道情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商洛文化领域的一张名片。
为了激发非遗活力,更好地传承创新,市地方戏曲研究院注重年轻人才的培养,目前,市地方戏曲研究院培养了7名年轻作曲人,其中3人派去省上培训学习,提升演奏能力。同时,对过去的一些老剧目进行重新选角、排练,将过去的十几部经典剧目重新搬上舞台,在为群众奉献戏曲盛宴的同时,进一步锤炼年轻演员的唱演功力,为非遗传承夯实基础。
“过去道情戏曲调比较单一,伴奏也比花鼓戏少,现在,我们对有些剧目的伴奏进行改良,让当代年轻的听众更容易接受。”张平说,道情戏的每一个传承者和参与者都在以赤诚的心热爱着道情戏,不管是年轻演员还是老一代的艺术家,大家都满怀热情,用实际行动在为非遗传承添动力。商洛道情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浩智老人如今已经88岁高龄,但他仍心系舞台,隔一段时间便回戏曲研究院对乐队演奏和演员唱功进行指导。
商洛道情戏,经过几代戏曲音乐工作者半个多世纪的不懈挖掘传承,在现代音乐理论提升下,道情戏既具原生态品质,又含时代韵味,虽属地方小戏,却有无限魅力。“我们要保护好这张名片,做到非遗有传承,传统有坚守,使我们商洛地方戏剧事业不断发展向前。”张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