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商洛市加强木耳全产业链培训

2024-09-24 09:38:14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段光耀 殷 婷 李卫芳)9月11日至14日,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柞水县举办2024年陕西省专家服务基层示范团暨柞水木耳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班,对柞水县木耳产业领域的生产技术员、管理人员、种植户等70多人进行了专题培训,逐步解决该县木耳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技术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培训班分为专家授课和现场实训,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用菌中心主任李鸣雷等4位省、市知名专家,围绕木耳标准化栽培技术、木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黑木耳品种适应性分析及栽培关键技术、柞水木耳质量安全形势分析与品牌建设等内容,对技术应用的难点和关键点进行了深入详细讲解。在金米村木耳生产基地,授课专家围绕木耳形态特征与选育品种、菌种生产技术、木耳挂袋的方式以及数量和模式进行全面讲解,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解答。

  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实施《袋栽黑木耳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袋栽黑木耳新品种选育》等项目,采集了八株秦岭野生木耳菌株并进行了野生驯化试验,加强黑木耳杂交新品种选育试验,初步筛选出了几株优良菌株;实施《黑木耳新栽培原料配方对比试验》项目,试验筛选出核桃木屑、苹果木屑两个适宜商洛市生产黑木耳栽培袋的优良木屑原料。

  近年来,全市按照“扩规模、强加工、创品牌、优生态、促融合”思路,以提升菌种繁育水平、培育领军龙头企业、增强产品加工能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建成规模化木耳生产基地87处、木耳生产大棚3600个,建成年产1000万袋以上的菌包生产线7条,木耳生产企业20多家,合作社35个,木耳产业从业人员5000多人,切实把“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 相关阅读
  • 秋色入画来

      本报记者 杨 鑫  8月20日,夕阳西下,商州城区绚丽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美丽壮观。  9月18日,夕阳下洛南县永丰镇塬上美景。  9月15日,商州区江山景区的油葵花盛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9月22日...

    时间:09-24
  • 产业特色鲜明 增收底气更足

      近期,丹凤县武关镇毛坪村的狝猴桃迎来丰收季。狝猴桃属于村集体产业,面积80亩,于2017年栽植,近两年已经到了盛产期,年产狝猴桃约2万公斤,产值约12万元,带动65户125人就业,户均年增收3000多元。图为9月21日...

    时间:09-24
  • 西商联姻 关键在于实现核心价值互换

      西安与商洛山水相连,自古人文交互、民心相通,商贸往来源远流长。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加速推动西商融合发展,对促进两市在更多领域互利共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融合互促:生产要素在优化配置中激发活力...

    时间:09-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