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媛
9 月 25 日,2024 年“数据要素×”大赛陕西分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西咸新区圆满落幕。由我市选送参赛的“多源数据融合助力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项目和“商州区防灾减灾‘三合一’调度指挥平台”项目在228个决赛晋级项目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气象服务赛道“二等奖”和“最具发展潜力奖”特色奖项。其中,“多源数据融合助力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项目代表陕西被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
更多数据活起来
作为全国首个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国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国首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三个试点,我市积极探索“数据要素”应用价值,聚焦挖掘产业数据要素潜能,围绕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创新,探索构建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商洛试点”和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气象防灾减灾联动新机制,准确及时高效的气象数据,在综合防灾减灾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市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气候生态监测网络,完善气候生态数据资源;采用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形 成27.84TB数据量的商洛气候生态数据集,构建“8+1”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平台,打造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综合业务平台;搭建和引进最适宜秦岭山地气候的计算模型与方法,制作11大类63种服务产品,利用气候生态数据要素优势,创建气候生态品牌,形成商洛品牌IP矩阵,真正让“数据要素”赋能生态农业、旅游等全市六大绿色产业发展。
更多场景动起来
2023年7月10日,我市获批为全国首个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市,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气候康养经济工作专班,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气象牵头、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社会参与”机制,实现监测站网共建、信息共享、融合发展,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我市编制《康养产业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制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南》地方标准和《森林生态气象定位观测指标体系》气象行业标准,建立秦岭生态监测网络和基础数据库,打造了“气象+旅游、气象+康养、气象+防汛救灾、气象+生态环境”等应用气候生态数字底座,整合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平台、“人盯人”防抢撤智慧管控平台和生态环境监测等系统,评估数据要素应用效益,广泛开展服务,实现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除此之外,全市气象部门还在各个区县的景点、小区、广场、学校等地设立了79个气候康养信息监测站,可以实时监测当地负氧离子、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做到了气候监测域内全覆盖,也为气象服务发挥更大作用打好了大数据基础。
更多数据用起来
2023年8月25日,中国气象局号召全国气象部门学习我市基层防灾减灾模式,进一步打好防汛减灾主动仗。
据了解,我市创新建立市县两级气象、应急防汛、“人盯人”防抢撤“三合一”防灾减灾指挥平台(以下简称“‘三合一’平台”),按照共建共享共赢模式,推行大数据综合分析、“一张图”应急指挥,实现科学预报、精准调度、协同应对。“三合一”平台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突破原来气象部门单纯预报、其他部门各自为战的传统应对模式,形成高效协同的良好局面。
具体来讲,“三合一”平台将职能配置和力量布局进行优化,向“N合一”发展——接入应急管理、水利、水文、公安、城管、自然资源等10部门16类数据。以各级气象部门监测预警业务平台为依托,在气象局设立应急防汛、“人盯人”防抢撤、水文监测、地质灾害监测等工位,通过多部门、多行业数据融合技术,模拟城市内涝应用场景,做到大数据综合分析、“一张图”应急指挥。
近年来,我市成功创建中国气候康养之都、中国天然氧吧等33个国家级品牌和26个省级“特色气候小镇”,入选“2023特色气象旅游城市”和“中国天然氧吧旅游典型案例”。2023年以来,全市以气候生态品牌招商推介房产旅游,赴西安“卖清凉”,先后赴韩国首尔和南京、温州、武汉、西安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围绕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绿色食品、健康医药等召开中国康养之都签约推介大会、农产品展销暨大健康产业专题推介会、商洛康养产业专题推介会等招商活动6场次,签约项目91个,总投资333亿元,实现了将气候资源落地变现的目标。
下一步,我市将以“数据要素×”行动为契机,通过建立健全气象监测综合站网、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建立指标模型、研发服务产品、搭建应用场景等方式,提高气象数据准确性,推动气象数据在防灾减灾、气候生态康养、农业生产、文化旅居、绿色产业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打造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秦岭国家气候观象台、秦岭气候博物馆、秦岭气候经济研究院,切实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积极探索实践以气候生态产品“小切口”服务气候康养“大产业”新路径,进一步擦亮中国气候康养之都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