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商洛市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驶上“快车道”

2025-01-02 09:54:34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卫 娜 姜枝朝 夏泽梅

  2024年以来,我市锚定建设特色农业强市目标,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充分依托现有资源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农村新业态和特色产业,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驶上“快车道”,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

  深冬时节,寒气袭人。商州区牧护关镇小韩峪村却是一派热闹景象,在锣鼓齐鸣、鞭炮声声中,上下三层、总面积680平方米的小韩峪直播大卖场在一片欢腾的气氛中如期开业。小韩峪村大卖场工作人员陈萌介绍:“我们大卖场现在在售的产品有100多种,除了商州区本地的产品之外,还有咱们商洛其他县的产品。”

  近年来,牧护关镇积极探索“电商+土特产”的新型农产品销售方式,充分盘活资源,推行“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小韩峪、闵家河、秦茂3个村集体经济入股,在小韩峪村建设直播大卖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陕西省委党校驻小韩峪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冯德全说:“我们之所以把这个直播大卖场放到农村,就是要依托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在农村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对外宣传推介窗口。”

  三村联合共建直播大卖场,推动农村新业态发展。在柞水县,特色产业也推动了村集体经济提档升级。

  室外寒风凛冽,柞水县下梁镇石瓮子社区西坡产业园草莓大棚里却是温暖如春,一颗颗红艳娇嫩的草莓从叶蔓中探出头来,让人垂涎欲滴。产业园负责人李全锟正忙着直播推销自家的草莓。

  “我现在直播给大家看的这个棚子是从山东农科院引进的新品种,叫金刚二号,金刚二号目前是市面上红草莓中最甜的……”李全锟在镜头前热情地介绍着。

  石瓮子社区立足社区自身资源禀赋,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目前,西坡产业园已累计发展樱桃采摘园18亩、草莓采摘园30亩、火龙果采摘园5亩、地栽木耳10万袋,今年新增民宿和农家乐18家,让周边62户群众户均实现增收3000元。

  石瓮子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吴立慧说:“石瓮子社区依托柞水溶洞景区稳定客源优势,谋划了这个采摘园项目,把种植基地变成了景区、把农产品变成了商品,实现传统种植业向休闲观光、采摘体验高质高效农业的华丽转变,有效推动农旅融合,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益50万元。”

  在镇安县西口回族镇上河社区,在党支部的主导下,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建起了西口餐露洁餐具消毒配送中心,依托“回收、清洁、消毒、包装”一体化生产线,日处理餐具能力超过2000套。

  上河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太斌介绍:“经过市场调研,发现了东片区7个镇餐饮酒店逐渐增多、红白理事会都已发展成熟,但餐具消毒保洁仅米粮镇有一家,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所以,我们就将闲置的老村办公室改造再利用,建设了西口餐露洁餐具消毒配送中心。”

  消毒配送中心带动了18名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1.5万元,服务范围已扩展至周边的茅坪、铁厂、高峰等镇以及湖北省郧西县。预计年产值30万元,村集体经济净增收入8万元。

  西口老马家饭庄负责人马芳是消毒配送中心的直接受益者:“(餐具)比以前方便多了,随叫随到。以前存放餐具占的库房面积特别大,现在是用多少拿多少,特别方便,也很干净卫生。”

  2024年以来,我市以“千万工程”为统领,聚力打造特色农业强市,加速农业“产业化、绿色化、景区化、品牌化”发展,扎实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启动建设“千万工程”市级重点村100个、秦岭山水乡村300个、和美镇区86个,发展高品质民宿集群70家,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清零。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55.82亿元、增长3.4%,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193元、增长8.2%。

  • 相关阅读
  • 打造秦岭特色乡村旅游标杆

      本报通讯员 孔德兴  在2024年12月初举行的商洛市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中,以卫洛乳业三产融合、牛背梁度假山庄、柞水金耳三产融合等一批农文旅深度融合为鲜明特征的乡村旅游项目脱颖而出,成为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成效展...

    时间:01-02
  • 文明浸润 新风扑面

      陕西日报记者 文 超  漫步街头,车水马龙,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志愿服务开花结果;徜徉村镇,村规民约口口相传,乡里乡亲和睦相处,移风易俗倡树新风……遍布城乡的文明之花五彩斑斓,在秦岭深处的商洛竞相绽放。...

    时间:01-02
  • 厚植爱农情怀 练就兴农本领

      本报记者 张 矛 通讯员 张 辉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2020年4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

    时间:01-02
  • 商洛市新增6家省级瞪羚企业

      本报讯 (记者 张雯靓)近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我市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瞪羚企业,1家被认定为潜在瞪羚企业。截至2024年底,我市共有13家省级瞪羚企业。  据了解,瞪羚企业是指成功跨越创业初期困难,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

    时间:01-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