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王宏 周银祥 周烨明)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万象催生。
我们一行穿梭于商南县丹江南北乡村田野,映入眼帘的不只是秀丽的山水风光,更是一个个你追我赶的火热劳动场景,“四条大道、四大片区”、千家坪钒矿采选、丹江莲花台电站项目、县城污水处理厂、九阳电子疫苗、20万吨甲醇汽油、金丝峡景区等一大批工程开足马力,加快建设。农民们忙着整地、打梗、播种、覆膜。富水、青山、过风楼等养殖小区生意盎然。千名干部下基层,讲政策、访民情、帮致富、促和谐,使商南大地处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今年以来,商南县抽调1300多名干部下基层,覆盖了全县所有乡镇、村(社区)和80%以上重点企业,宣讲政策1160场次,发放相关资料7.8万册(份),刷写悬挂宣传标语1027幅,开设专题板报(专栏)530期,走访农户3000多户,慰问困难群众1200多户,了解困难问题215件,收集合理化意见建议198条,帮扶贫困户1203户,落实帮扶资金185万元,引进、策划致富项目110个5500余万元,为民代办各种事项230件,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108个,调处矛盾纠纷48件。
该县紧扣“讲政策、访民情、帮致富、促和谐”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三查三送三提升(三查,即查村情民情问政于民,查生产发展问需于民,查组织建设问计于民;三送,即送政策和关爱,送项目和资金,送信息和技术;三提升,即提升引领发展能力,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提升促进和谐能力)”主题实践活动,首批以县委宣传部、党校理论骨干与各级涉农部门技术人员为主,组建了16个形势政策宣讲团,接着从县直包村包扶单位抽调1000名干部组成167个工作队,紧密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拟定宣讲提纲,深入全县16个乡镇164个村、3个社区开展宣讲活动。随后又从包抓包扶当地工业重点企业(项目)的县级单位选派了100名干部,深入重点厂矿企业、项目建设工地宣传政策、调研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为企业提供政策、环境、金融服务,解决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百人进企业促发展”活动。
县上要求各工作队为包扶村支持资金不得低于5000元,办实事好事不得少于3件,所有工作队成员要突出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做到党员干部进农家、利民实事进农家、政策法规进农家、信息技术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宣讲团与工作队成员纷纷深入一线,广泛开展大宣讲、大调查、大走访、大服务,详细了解村情概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和基层党建等情况,填写进村入户摸底调查表,收集意见建议,撰写调研报告。同时,将宣教活动开展与扶贫包村、结对帮扶和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采取生产帮扶、就业帮扶、智力帮扶、救济帮扶等各种有效帮扶方式,帮助群众“定一个发展规划、出一条致富建议、学一门致富技术、扶一个致富项目、解一道致富难题、办一件实事好事”,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各级下派干部坚持带着问题下基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选准主导产业,制定发展规划,并为基层群众提供资金、技术、信息、政策、市场等方面的服务。县委政法委来到包扶的赵川镇前川村,了解到村里的大棚菜和茶叶种植已初具规模,但村民的田间管护落后,产品储藏、加工技术缺乏,很难产生经济效益,便组织全体村民开会,推选出5名有经验、善钻研、乐助人的农民,为他们提供经费,赴外地考察学习大棚菜和茶叶的科管、加工技术。县交通运输局深入其包扶的白鲁础乡西坪村,为当地村民谋项目,并给予资金和项目上的支持和倾斜,扶助该村建立魔芋、脱毒马铃薯等高山蔬菜种植基地,并将县城发往白鲁础乡的客运班车终点站由十四亩地延伸到西坪村村部,解决了村民的出行不便。县农业局及早调储农资,下派专业技术人员,巡回全县各乡镇查旱情、查苗情、查粮情、查病虫害,指导农民做好大棚蔬菜、小麦、油菜等的田间管理,抢抓农时,春耕备耕。县扶贫开发局广泛开展“千企千村”扶助行动,有28家企业与偏远村结成帮扶对子,加大“连片开发”与“千村移民”项目实施力度,现已有27个行政村从中受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新招录的25名乡镇农保人员进行岗前业务培训,使他们尽快熟练业务技能,服务农村群众;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55期,培训农民3500多人。青山乡干部职工走出办公室,走访各村的党员干部、致富能人和普通群众,与他们共同理发展思路、商致富良策、问衣食冷暖,为他们送政策、送项目、送技术,化解矛盾,排忧解难。到目前,共走访党员干部群众1170人次,举办各类科技讲座35场次,帮助10个村制定了科学发展规划。富水镇推行下基层工作日志纪实制度,登记和考核干部下基层工作情况,制作干部下基层服务手册,一人一本民情日志,一家一户建民情档案,帮扶情况由群众评判。
为实现商南经济突破发展与“十二五”县域经济开门红,县上通过开展“百人进企业促发展”活动,对重点生产企业进行跟踪服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特别加强了对中剑公司、柏伦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的生产指导,千方百计促使重点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积极开展项目的规划设计与施工建设,对今年的116个重点建设项目,逐一落实责任主体,强化组织协调,优化建设环境,保障项目建设。抓时间,赶进度,推进县城“四条大道、四大片区”、工业园区和金丝峡旅游示范区建设。目前已有32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4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