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刘声学 陈静)为了实现今年银行业机构各项存款增长12%、贷款增长21.5%,保险业寿险保费增长29.6%、财险保费增长26.1%的目标任务,市政府策划部署了“313”金融支持工程、“金融服务提升年”暨“农村金融服务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三项金融重点活动。半年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围绕主题、丰富载体,及时督查、注重实效,有效改善了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普及了基层金融知识,提升了金融服务水平,在加快建设幸福商洛进程中彰显了良好的支持保障效应。
“313”金融支持工程,是从全市筛选30户规模以上企业、100户以上中小企业、300户以上个体工商户,重点开展“送金融知识、送金融产品、送金融服务”活动,通过加强联系、简化程序、帮扶增信等方式,重点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力争全年贷款投入10至15亿元,有效满足其融资及其他金融服务需求,在全市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上半年,银行业机构支持“313金融支持工程”入选企业贷款余额17.73亿元,新增贷款4.35亿元,增幅32.51%,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9%;入户“三送”服务1185户次,平均入户3户次,其中向30户规模以上企业贷款12.66亿元,新发放贷款5.44亿元,净增2.22亿元,新增授信额度4.32亿元;100户中小企业贷款4.66亿元,新发放贷款1.87亿元,净增1.83亿元,新增授信额度2.15亿元;300户个体工商户贷款4100万元,新发放贷款5100万元,净增2100万元,新增授信额度4200万元;走访30户规模以上企业123次,走访100户小企业290次,走访300户个体工商户772次,实现了走访全覆盖。
“金融服务提升年”暨“农村金融服务年”活动,是以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为载体,以监督考评为手段,以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核心,以辖区各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金融机构的对外营业网点为活动对象,力求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规范业务推介等方面出实招、见实效。“农村金融服务年”活动注重坚持政府推动、监管机构指导、行业自律和市场竞争相结合,突出“普及金融知识、建立完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重点,组织各金融机构采取有效措施,为广大农村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切实为“三农”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从根本上改善我市农村金融服务状况,有效满足“三农”金融服务需求。上半年,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75次,参与宣传人数1400人,受益群众6.5万人,印发宣传资料7.5万份;已建成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405个,惠及周边1210个行政村,开展小额取款业务59887笔,金额1356.44万元,惠及农户28.37万人;全市银行卡发卡量累计达到165.77万张,同比增长18%;POS机达到1895台,同比增长25.46%;ATM机达到231台,同比33.73%;特约商户达到1688家,同比增长38.52%;全市乡镇农信社受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32165笔,同比增长18.13%,交易金额5132万元,同比增长10.37%。
为有效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我市通过搭建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纠纷调解平台,积极引导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公平、合法、合理解决有关争议,不断建立完善金融投诉举报、侵权纠纷协调解决、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宣传教育、典型案例分析共享等机制,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增强消费者信心,拉动内需,改善金融服务,促进经济金融和谐发展。今年来,市政府、人行分别研究制定了《商洛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实施方案》,修订完善了《商洛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评价办法》等相关制度。督促辖内22家金融机构以及346个营业网点摆放公告牌和公布受理投诉电话,牵头举办了“金融消费与金融安全”宣传月活动。上半年,商洛金融消费者保护分中心共接受金融消费者投诉18件,全部为电话投诉,均已办结,投诉人对处理结果的满意度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