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方由朝)今年前7个月,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参合达到199.13万人,连续九年位居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应保尽保”的首位。我市首创的“报销直通车”、“单病种定额付费”模式已在全国推广。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看病就医条件显著改善。各级卫生部门以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为目标,先后组织实施了民生八大工程、扩大内需、服务能力建设、灾后重建、水毁工程等各类卫生建设项目228项,用于新建、改扩建业务用房和购置大中型医疗器械设备,全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群众看病就医条件显著改善。目前全市80%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房屋、设备、人员、技术、管理“五配套”,1795个村的卫生室通过了省级规范化村卫生室的验收。同时不断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看病难、看病贵矛盾逐步缓解,自2007年实现新农合全市覆盖,新农合筹资标准由人均50元逐步增加230元后,全市医疗保障能力始终保持着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强化管理抓内涵,医疗服务水平快速提升。以开展医院管理年、医院等级评审、医疗质量万里行、创建百姓放心医院、“三好一满意”和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等活动,全面强化了医疗安全管理。至2010年底,全市所有县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全部通过等级医院评审。坚持名医、名科、名院战略,大力发展中医事业,洛南、山阳县中医医院走在了全省前列,洛南、镇安县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达标县。其中洛南县中医医院还荣获了全省示范中医医院称号。
高度重视公共卫生,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有效保障。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分设组建到位,全市疾病预防、卫生应急、卫生监督能力显著增强。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全市连续五十余年无霍乱、连续三十余年无白喉病例报告,连续十七年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株报告。
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市1962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乡村配送覆盖率、使用率分别达到100%和85%。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城镇、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分别达89.2%和84.92%。县镇一体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强力推进,洛南、镇安积极开展以县级医疗机构托管乡镇卫生院为主要形式的做法,我市依靠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出了符合山区实际、具有商洛特色的成功经验,得到国家医改办、卫生部、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成效显著,镇安县在医改项目县评估中荣获全国第一,我市在全省医改专项考核中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