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谢云涛)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健康观念的提升,不少消费者对于用“垃圾肥”,即掺杂有废电池、药瓶子、碎玻璃、牛奶袋、塑料盒的“垃圾肥”施肥种植出来的“垃圾菜”无不忧心忡忡,这种用“垃圾肥”种植出来的“垃圾菜”,富含对人类身体非常有毒物质和病菌,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危害极大。
“垃圾菜”现象客观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广大的菜农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意识,导致他们直接用城市有害人体健康的有毒垃圾作底肥;二是全社会对于垃圾有害无害垃圾分类习惯尚未养成,广大市民将有害无害垃圾一股脑儿用塑料袋装入垃圾桶,对于大街上的垃圾箱分类没有强制执行;三是缺乏将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过去有一项农活叫“沤肥”,不过是将青草树叶加人畜粪便充分搅拌之后堆积沤制,如此沤出来的肥既消毒又环保。那么,“垃圾肥”不过仍然沿用了过去农村基本的制肥工艺而已,其材料则更进了一步,以现代居民生活垃圾加以沤制的肥料,当然要优于过去以青草为主的肥料,不仅环保无毒,而且更其“绿色”,而在“沤肥”过程中要将有害重金属垃圾分捡出来。
当前,我市各县区普遍创建省级安全食品安全放心县区,如何防止“垃圾菜”现象的发生,需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大力宣传以《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规范性文件,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环保意识。二是政府必须在为菜农提供环保安全的“垃圾肥”上给予大力的经费投入,对于没有经过处理的垃圾严禁流入市场。三是各级监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环保市政部门要加大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有关执法部门要做好市场菜篮子市场准入,对于“垃圾肥”侵入土壤之后必然造成环保的更大灾难、“菜篮子”充斥重金属有害物质加大处罚力度,使“垃圾菜”远离人们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