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通讯员 洪 亮 记者 王尚锋)2013年,全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速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56亿元,增长5.5%,实现农业增加值88亿元,增长5%,增速居全省第4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23元,增长14.7%,增速居全省第一位,连续7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去年,我市多重自然灾害叠加发生。农业生产先是遭遇长达200多天的三季连旱,后又接连遇到晚霜冻害、虫害重发等多重灾害。其中畜牧生产受禽流感等疫情重挫,猪粮比跌到盈亏点以下,养殖效益严重下滑。面对不利影响,我市下拨一喷三防资金595万元,在春季抗旱防虫关键时期迅速启动防虫保粮百日行动,抽调农技干部2000多人次,开展“抗旱春播、防虫保粮、一喷三防”技术指导服务,将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
大力实施“压麦扩薯”战略,深化种植结构调整,发展高产高效作物,整市推进马铃薯高产创建,通过提高单产实现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全市种植马铃薯70.2万亩,产业规模由全省第4位上升至第3位,总产达到88万吨,成为夏粮的主要支撑。着力加强秋粮管理,开展以秋补夏,扩种玉米8万亩,促使全年粮食产量达到65.1万吨,创造了2007年来连续六年粮食丰产的新纪录。
狠抓动物防疫,加强畜禽良种改良。建设猪牛羊品种改良站25个,改良配种9.13万头,畜禽良种率提高到90%,畜禽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积极争取省级农业项目支持,召开农业三大产业生产现场会,加大农民增收产业培育力度。全市食用菌栽培规模突破1.2亿袋,实现产值10.8亿元;新建设施蔬菜生产基地6882亩,产值达到10亿元;新建茶园3.7万亩,茶叶产量达到3565吨,创造产值4.4亿元,成为农民增收主导产业。
市政府印发《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进一步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提振农业生产信心,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市政府现场办公为丹凤华茂公司协调贷款,落实市级财政补助贷款贴息资金,争取省农业厅种鸡饲养补助,帮助其渡过生产难关。组建畜牧养殖技术专家服务团,重点推广畜禽4大主导品种、9大主推技术,创建标准化养殖场102个,规模化养殖场发展到3232个,存栏量占到全市存栏量的60%以上。
围绕激发社会主体发展活力,市政府率先在全省出台了《支持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印发《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意见》,首次认定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1个,认定专业大户86个、家庭农场10家,培育市级示范专业大户10个、家庭农场8个。首次认定市级美丽乡村16个、市级休闲农庄13个、休闲农家1家,促进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带动农村旅游服务业火爆升级,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