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探访陕西家庭农场 老少齐上阵每亩年纯收入5000元

探访陕西家庭农场

2013-02-25 15:48:09

  一提起“农场”的概念,似乎大家都会先想到国外的大农场,甚至是电影《乱世佳人》里的那些美国南方的农场主们。不过,就在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当中提出后,“家庭农场”这个词不胫而走,立刻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一号文件当中,就明确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那么,“家庭农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陕西的“家庭农场”发展又是怎样的?

  样本

  1

  一经营者家里老少齐上阵

  每亩年纯收入5000元

  刘华伟是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办小兆子村一组村民,今年45岁。高中毕业后,他就开始试探性地种瓜果蔬菜。大兆西瓜在周边颇有名气,刚开始时他主要是露天种植西瓜。有了经验之后,就开始流转他们村村民的土地进行有规模的种植。从2007年开始,刘华伟加大了种植规模,现在他流转的土地达到了120亩。这些地以附近几个村子的土地为主。但随着物价的上涨,土地流转费用也在今年开始出现了一定的增长。“2007年的时候,一亩地的流转费用是每年450元,去年是800元,今年要涨到1000元。”

  2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刘华伟位于雁引路旁边的农场。他正和妻子、儿子、准儿媳在大棚里面梳理西瓜秧苗。今年春节前,刘华伟把在南方打工的儿子叫了回来,和自己一起好好经营这个农场。“孩子现在整天就在地里给我帮忙,连没过门的儿媳妇也一起在地里忙活呢!”看着忙碌的一家人,刘华伟的脸上写满了幸福。

  “我现在种植的这些都不是普通的瓜果。”他介绍说,他种植的大棚西瓜每斤要卖到5元左右,“一方面是上市早,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品种好,我的西瓜都属于新品种,味道鲜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的西瓜基本上很少使用农药,尤其是在成熟采摘之前的二十天左右,坚决不使用任何农药。”他说。刘华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瓜果蔬菜虽然累人,但是每年下来,除过土地流转费、秧苗费、人工工资、化肥等各种费用外,每亩地每年的纯收入在5000元左右。“有了规模,效益还挺不错的!”他笑呵呵地说。

  样本

  2

  每亩土地年流转费1600元一经营者每年投入超百万元

  纪军,西安市长安区韦曲人,原来从事其他产业。2010年,他感觉发展农业产业化会有不错的前景,于是就和别人合作,在长安区引镇街道办北留村进行土地流转。刚开始的时候只有50亩。从2011年起,逐渐加大了土地流转的数量,现在他所成立的长安区盛光生态种养殖示范基地的土地数量已经达到了460亩。

  “即便从全省来看,这个规模也算是比较大的了。”西安市长安区农业局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记者在该农场看到,这里的土地很平整,交通也非常方便。地里的大棚里现在主要种植的是草莓。“大棚草莓不能用农药,保证了味道鲜美。所以价格也高,现在的价格是每市斤40元。当然,给超市送的价格相对便宜一些。”纪军说。

  和刘华伟不同的是,纪军主要是雇用附近的村民和技术人员对农场进行管理。“我这个农场长期雇用了十几个人,在种植的高峰期,还要继续雇用人力,最多的时候要雇用几十个人。”纪军这样告诉记者。

  纪军流转的这460亩土地,流转成本比刘华伟明显要高。“这些土地每亩的流转成本在1600元,这个价格还是相当的高。”纪军算了一笔账,460亩土地仅土地流转这一项费用就超过了73万元,再加上各种开支,每年的成本保守估计都超过了100万元。

  • 相关阅读
  • 记者调查中小学生压岁钱平均2192.5元 最高7900元

      对于压岁钱呈现出的物化倾向,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不少人认为从前压岁钱只是一种风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的上涨,攀比之风日重,从而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其实对于“给不给压岁钱或者给...

    时间:02-25
  • 小学生替同学写作业每本200元 寒假赚3千元

      小学五年级学生,寒假天天写作业。妈妈一问才知道,原来孩子是在替同学写作业,每本收费200元,一个寒假挣了近3000元。日前,这位妈妈在网上发帖说了此事,并对此表示担忧。该帖引起网友议论,各种意见纷呈。心理...

    时间:02-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