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市政府副市长 刘荣贤
反腐倡廉,不可能一劳永逸,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常抓不懈。群众看党员,党员看领导。领导的作风在干部群众中具有巨大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先从领导抓起。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按照《八项规定》《六个严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分析党内很多腐化堕落的党员干部,都是从一些看似“无关大局的小事”上开始的。我们要严肃的认识到,党纪国法面前没有小事,任何时候有稍微的疏忽,都有可能酿成无法弥补的大错。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始终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惕心,对各项纪律制度始终保持高度的敬畏,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反腐倡廉重在坚持,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严格的标准、措施和纪律,牢固树立反腐倡廉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思想,形成经常抓、长期抓的工作机制。
严格要求自己 永葆政治本色
市政府副市长、商丹园区党工委书记 王 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这也就是我国古人所讲的“水能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而决定人心向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看贪污腐败现象能否得到有效遏制。因此,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决不仅仅是个单纯地向党负责的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向国家、向民族负责的问题。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要很好地负起这个责任,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摆在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继续回答好69年前的“黄炎培之问”,坚决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
为政不勤也是腐败
市政府党组成员 柳宪军
长期以来,人们把腐败的范围定义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司法腐败等方面。其实,经济上清清白白,这只是对为官者最基本的要求。很多人认为只要自己不贪、不占、不受贿、不以权谋私,就和腐败不沾边,至于在工作中懒惰一点、拖拉一点、失误一点算不上大问题。有些人信奉“百事不干、百错不犯”,当太平官。这种对腐败问题认识上的误区,直接导致了一些干部的不勤政、不作为。对党员干部来说,勤政是为官之要,是立身之本。为政不勤,是一种精神上的腐败、政治上的腐败,是潜在的隐性腐败。为政不廉祸国殃民,为政不勤误国害民。为政不廉影响的只是个体或局部,为政不勤则浪费公共资源,影响干群关系,损害民生基石,贻误发展良机,直接涉及到经济社会建设大局。我们要深入自查自省自警,对照党性原则和良心底线,树立无功就是过、慢功也有错的理念,真抓实干,履职尽责,发挥集体智慧,增强政府决策的执行力,提升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市政协副主席 熊道宇
道德高尚是领导干部、公务人员做到清正廉洁的基础,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从思想道德抓起具有基础作用,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革命理想,坚守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家园,认真学习践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努力做到思想清醒、行动坚定、知行统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事业观,自觉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党风促政风改民风。“天下事必成于严,天下功必出于实”,要牢记习总书记“三严三实”作风建设的总要求,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科学履职、积极作为,不断夯实清正廉洁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