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李治军)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推向了基层。践行群众路线关键在于做群众工作,而村组干部是最直接、最频繁与群众打交道的主体,他们的一言一行决定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他们的所作所为关乎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群众幸福。笔者认为,村组干部要善于当好“三种人”。
当好党委、政府的“代言人”。无论是已经实施多年的各类惠民政策,还是新出台的单独二胎等新政策,要让群众知晓,关键是村组干部自己先要“吃透”政策,跟进宣传,将好政策准确地“普及”到每家每户。做“代言人”,不能在政策下达中出偏差,不能因政策的宣传出错误致使政府与群众间生隔阂,有“误解”。
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村组干部是一村一组的“家长”,只有一心想着自己的“家庭成员”,关心每家每户的生产、致富、住房、就学、就医等方方面面,经常“串门子”,与村民打成一片,没有架子,不摆谱不扎势,熟悉“东家长”“西家短”,想必才能做好“贴心人”。“贴心人”做好了,干群关系就会上下通融,群众有啥好主意、好想法才会给你说,有意见建议才敢提;干事情,大家就会支持你、拥护你,何愁工作干不好!
当好困难群众的“娘家人”。在农村,嫁出去的姑娘在婆家受了委屈,无处倾诉时,就会回娘家诉诉苦,寻找“心灵的港湾”。村组干部只有更多地关心困难户、残疾人等弱势人群,心系他们的冷暖,牵挂他们的疾苦,他们才会信任你、依赖你,遭遇困难或不公平时,才会请村组干部帮忙解决或秉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