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市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发改委主任张永平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记者 汪 锳)编者按:去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商洛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同意商洛开展创建工作。商洛正式成为陕西唯一、全国首批40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地区之一。为推动我市创建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重点、主要目标以及推进措施等,本报特开设《循环经济“赶国考”——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访谈》专栏,以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促进我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圆满成功,实现商洛经济转型升级突破发展。
记者:商洛为什么要走循环发展道路?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对广大群众来讲有什么好处?
张永平: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生态经济。我市现有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尾矿、矿山和冶炼渣场323座(处),其中尾矿库116座,占陕西省的43%,占全国的1%,堆积量达5000多万吨,而且每年以近1000万吨的速度增长,大量尾矿堆积危及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水质安全。为此,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调研,于2009年7月作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提出“微循环抓生态企业、小循环抓生态工业园区、中循环抓生态产业链条、大循环抓循环型社会”的工作思路,走企业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融合、资源循环式利用、区域循环式开发的循环发展道路。
我市实践证明,循环经济是破解我市发展中诸多问题和难点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是我市新常态大势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商洛的必须之策,必将惠及社会方方面面。对商洛的广大群众来讲,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改善环境方面,创建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固体废弃物、废气、废水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全市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其次,创建活动可以使我市获得国家循环发展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引进建成更多骨干企业,为我市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群众就近就业,实现稳定增收。再次,企业通过示范创建活动,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像炼锌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使吨电锌耗能由1225千克降至820千克标准煤,锌回收率提高了3%,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0%以上,年节标煤4.68万吨、节水32万吨,减排废渣20.3万吨、废气含二氧化碳12万吨、含硫7230吨,综合回收利用17种产品,形成了锌主业和副业相互关联、协调发展的综合回收利用产品体系,成为我市的纳税大户。企业发展壮大了,群众腰包鼓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自然也就多了,就有更多资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了,就会使更多群众共享循环经济发展成果。
记者:商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是什么?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要实现哪些目标?
张永平:我市循环经济以循环型工业为重点,以资源(工业固废、工业废气、工业废水)综合利用为突破口,以循环型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重点项目为支撑,着力构建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服务业、社会层面循环发展四大体系,整体推进生产、流通、消费、社会各环节循环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如在循环工业方面,我市依托境内丰富的硅石资源,建成了商洛比亚迪、商南中剑、陕西中天佳阳等一批光伏龙头企业,形成了以硅石—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光伏电池组件—光伏发电为主的循环产业体系,将照在我们头顶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量转化为电能,实现了从石头到发电的转化,使其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环保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