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三转”,让纪检队伍“变掌为拳”
“截至11月底,商洛市查办案件682余件,查办案件数连续两年翻番。”这一消息,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百姓纷纷在网上为“反腐力度空前”叫好。
2013年以来,市纪委监察局深入推进“三转”,通过整合、调整、重组等方式,对内设机构进行了全面调整。经过两轮调整,纪检监察室由2个增加到4个,监督执纪机构和人员均占机构总数、总编制数的70%以上。
为突出主业,市纪委还对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清理和退出,由108个“瘦身”到了8个。瘦身减负,使市纪委的工作重心更加清晰,执纪监督的拳头也更加有力。
去年,我市在7县区推行了乡镇派驻监察室制度,配备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全面履行行政监察职能,加强了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力量,把行政监察工作触角延伸到了基层,解决了以往镇办纪委书记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实现了对党员干部和非党干部用权行为监督的全覆盖。健全了市、县(市)、镇(办)、村(社区)四级纪检组织网络体系,督促7县(区)加强基层纪检组织建设,形成全市纪检监察系统上下“一盘棋”。
“2013年之前,乡镇纪委办案几乎为零。”柞水县下梁镇纪委书记茹远波说,现在,他有了足够的精力,今年前三季度下梁镇已办结案件4件。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案件,给全镇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
今年以来,商洛市纪委推行了纪检组长集中办公制度,收缩指头,聚焦主业,“变掌为拳”加强监督检查,有效提升了纪检监察工作效率。
“三转”,使纪检监察机构攥紧拳头,将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到监督执纪问责上来。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 1169件,立案682件,同比增长106.7%,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20人,移送司法机关45人。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近年来,市纪委从看似“绿豆”、“芝麻”大的“小事”抓起,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今年1至11月,全市共立案查处违反八项规定案件34起,处理违纪干部36人,同时,在全市开展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三难”问题专项治理和“庸懒散不作为”问题专项治理,点名道姓曝光12起。注重监督方式的转变,坚持从问题导向入手、事后问责入手,由过程监督转变为事后监督、履职监督和问责监督,对31起涉及民生政策、森林火灾、安全生产、土地违法、文物管理监管职责不力的案件进行了责任追究并公开曝光。
今年8月11日,细心的网民发现,商洛纪检监察网“三难”问题专项整治曝光台对督导情况进行了通报,随后,一次对明察暗访中发现的48名违纪人员处理结果进行了指名道姓的通报。9月3日,又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5起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通过这一平台,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全市反腐败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最新进展。干部群众纷纷感叹:“纪委更加开放了!”
严肃法纪,让纪检机构远离“灯下黑”
“纪检干部要以铁的纪律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做到心中有法纪、脚下有红线,实现法纪落地、刚性运行,让执纪者成为遵纪守法的表率,”在前不久召开的纪检监察干部大会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黄思光说。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近年来,市纪委通过内部约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肃执纪等,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严防“灯下黑”。进一步规范机关内部管理,先后制发会议、公务接待、车辆使用、考勤等管理制度,修订完善了《案件查办“十不准”》、《落实“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等19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