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保护绿色资源。森林资源是主要的绿色载体。严格贯彻落实《森林法》《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科学界定秦岭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范围,推进秦岭深处违法建筑治理,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支持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区建设,加强林木病虫害防控,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严防森林火灾,严查重处毁林开矿、炸山取石、乱砍滥伐、擅自改变林地用途、非法征占用林地等涉林案件。尝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在全市营造“植绿、护绿、尚绿”氛围,打造“天然氧吧·绿色商洛”。
五要倡导绿色消费。环境面前人人平等,生态建设人人受益。扩大绿色宣传,形成绿色共识,推广使用节能产品,倡导绿色低碳出行,践行“光盘行动”,鼓励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节能省地型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过度包装,政府采购一律选择生态环保产品,营造“要舒适不要奢侈,要消费不要浪费”的氛围。
六要争取绿色政策。商洛发展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更离不开中省倾斜支持。呼吁国家出台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补偿办法,取消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市县项目配套资金,敦促京津等用水区加强对口协作。尝试创建商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围绕建设“秦岭休闲之都、关天产业新城”,提请中省确定“一市一策”措施,争取西商城际铁路、山柞高速公路早日动工,促进西商一体化,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等终端服务落户商洛,建设“互联网+”创新创意基地,使“绿色”成为商洛底色,“秦岭最美”成为商洛品牌,“一小时穿越秦岭,一小时换片天地,一小时换种心情,一小时换个活法”成为商洛向往,“呼吸最新鲜的空气、享用最便利的交通、感受最快捷的网络、品鉴最健康的食品、游历最怡人的风光、调适最恬淡的身心”成为商洛印象,早日把商洛建成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的绿色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