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便民服务伞
“五项制度”注重从推进干部管理精细化出发,以具体实在的形式,推动镇办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
民情日记察民情。全市统一设计印制了《民情日记》,1万多名镇办干部人手一册,记录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情况等。商南县过风楼镇5名农牧技术人员背着“民情背包”翻山越岭到县河口村蔬菜大棚和柳树湾村梅花鹿养殖场,向30多名种植、养殖大户传授特色种植、养殖技术。白浪镇干部王强了解到苇园村范德生夫妇长年患病,家庭生活困难。通过民情日记交办机制,为其申请了低保,帮办了移民搬迁补助。
民事代办化民愁。全市统一梳理了5大类82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允许代办的事项,建立了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平台1680个,逐一公示各类事项的相关政策、办理时限,实行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对群众需要代办的事逐项登记、全程代办,做到件件有台账、核查有依据。柞水县石瓮镇在民事代办中,建立了全镇1820户、42项信息的电子档案。丹凤县寺坪村王某给孙女办理上户手续时,因全家三口未办理二代身份证,导致孙女不能上户。村文书就带着他全家到派出所帮办二代身份证,使其孙女得以落户。
挂牌上岗亮身份。为每名镇办干部制作统一规格的胸牌,标明照片、姓名、职务或岗位等信息,要求干部在岗工作及公务外出时必须佩戴,既便于群众监督,又便于群众找人。
去向公示明行踪。各镇办在机关醒目位置,设立干部岗位去向公示牌,逐一公布镇办干部的照片、姓名、职务和联系电话,实时公示干部当日的岗位状态、详细去向和带班领导、值班干部。
当日接访解民忧。每个镇办都建立专门的信访接待室,坚持有访必接、随接随办,对信访问题明确办理人员和时限;对疑难复杂信访,实行领导包案下访,直至案结事了。柞水县下梁镇创新“现场办理、分流办理、联合办理、集中攻坚办理、司法办理”五步工作法,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办一件、结一件。洛南县四皓街道办事处把信访接待制度落到细处,在307省道改扩建过程中,需要砍伐树木5万余株,迁坟28棺,拆迁安置房屋20余间,征用土地198亩,都顺利进行了征迁,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今年全市镇办已处理化解信访问题420个,实现了全国“两会”期间进京零上访。
“五项制度”如细雨浇花,催生了干部作风的大转变。镇安县永乐镇党委书记王宁6月份接待群众来访21人次,解决涉及土地纠纷、征地拆迁、赡养、低保、外出务工致伤等20多件,批转办理7件。走访陈景荣、卢华胜等40余户贫困户,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产业贴息资金50余万元,组织杨家河等3个边远村组修通硬化公路20多公里。为孙晓丽、王德兴等5户村民代办事项5件。
“五项制度”实行后,群众最大的感受是办事方便多了。全市依托三级便民服务平台,使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据统计,全市各镇办3月和4月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2.5万多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0%。
(小标题)解开百姓乱麻团
镇办推行“五项制度”纵向到底,村(社区)实施“五大举措”横向到边,对村两委会干部政治上“输血补钙”,经济上“涨薪晋级”,双管齐下,织牢农村基层服务网络,激发镇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明显增强。
市委结合村级换届,注重从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复转军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群体中,选拔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优秀党员和人才进班子。以县区直部门和镇办优秀年轻党员干部为主,向全市1280个村和社区全面选派党组织“第一书记”,指导帮带村和社区抓好班子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工作。按照每个镇办党委每年不低于3万元、部门党委不低于2万元、村社区不低于5000元的标准,将基层党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将村“两委”主要干部年度报酬待遇标准提高到2万元左右,两委会“一肩挑”的提高到2.5万元至3万元,其他村干部待遇不低于主要干部待遇的80%,所有村干部实行“基本补贴60%+绩效补贴40%”的计酬办法,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每年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中拿出一定名额,面向优秀村级干部定向招考镇办机关事业单位正式编制人员。村社实施“五大举措”使村级干部“有干头”“有奔头”,仅2014年,全市就有7名优秀村干部通过定向招考成为国家公务员。柞水县什家湾村青年王德斌选拔到杨四庙村任党支部书记后,多方筹资75万元,组织村民改造低压线路2.5公里、人畜饮水管道8公里,修通水毁通组公路4.5公里,新建便民桥5座,建成500亩核桃园,户均种植猪苓100窝,年创收300万元,今年荣幸地被招为公务员。商南县在村社“第一书记”的带动下,县直单位累计向农村投入包扶物资5500多万元,成功培育出金丝峡太子坪村等1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太子坪村荣膺“宜居村庄示范”称号,成为商洛市入选的国家宜居村庄。商州区上河村党支部在区能源中心扶持下建设生态沼液站两处,争取了50套太阳能热水器。确定14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在建筑、运输、餐饮等行业,为700多名群众解决了就业、生活等问题,村党员干部为群众代办合疗报销、大病救助等事项400余件。镇安木王镇每名镇村组党员干部分别与10户农户交友结“亲戚”,做到家有病人,常去看看,家有矛盾,出面劝劝,家有急事,帮忙干干,有事没事,常去转转。桂林村大学生村官颜克玲为白血病患者蔡伟免费到县民政局申报办理小天使基金,为邓有军孙女免费照相、上县补办户口,为王武清、耿怀有、谢传寿3位高龄老人开具证明,申报户籍、补办身份证,受到群众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