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和工作日志全程纪实制度,定期对挂职干部出勤、学习、工作和遵守纪律等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发现问题,纪实督促整改;对挂职干部进行年度考核,向其派出单位提出考核等次意见。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提拔使用、晋升职级的重要依据,对任期期间表现优秀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给予批评教育,造成不良后果的及时调整和处理。
在基层一线,挂职干部当“主人”不当“客人”、当“干将”不当“看客”,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上,踊跃“赶考”,涌现出了一批成绩斐然、群众认可的优秀挂职干部,得到市县提拔重用。仅年初以来,就有28名抓脱贫攻坚工作实绩突出的县区党政副职被提拔到正县职岗位,107名干部提拔重用到科级岗位,30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一次性选拔到市直部门和县区党政领导班子任职,20名市直部门科长选派到县区党政领导班子任职,树立了好干部走向基层、好干部出自基层鲜明用人导向。
党建龙头引领群众脱贫致富
啃硬骨头、攻坚拔寨,党员干部必须冲锋在前。商洛市通过“十百千”工程的实施,让干部下到脱贫攻坚一线,推动“五个五”党建落实,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进一步筑牢了基层阵地,增强了各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充实了脱贫一线的领导力量,打造了一支红色脱贫攻坚生力军。
“我们原来的工作也有些粗放,没有关注到村上的一些弱势群体,没有深入实际了解各家各户的贫困原因,想发展产业也不知道该怎么搞。”商洛市山阳县南宽坪镇银厂村党支部书记宁成森说,县上得知情况后派来挂职干部,帮助村级两委会选优培强了班子,帮助村民成立了白芨育苗专业合作社,提供无息贷款和免费场地、技术指导,使白芨的种植成本从每亩地5万多元降低到5000元左右,在这里干活儿每个月还有1000多元的工资。这样一算,村上最困难的老方两口子肯定都能脱贫。
挂职干部立足岗位,对软弱涣散的各级党组织进行分析排查、定期研判,及时整顿、转化提升,促进了党组织作用的全面发挥,使基层党组织全面提升、全面过硬。目前,已经对其中的313个后进村、社区党组织进行了整顿,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责问事。
“王书记来了之后,积极帮我联系鸡苗,从生产到销售都找人来给我指导,回收渠道也帮我联系好,市场销路比以前更开阔,一下子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说起挂职干部王朝辉帮扶的事,商州区杨峪河镇吴庄村村民张猛虎竖起了大拇指。
选项目、筹资金,抓产业、签订单,发展特色产业;制定搬迁规划,选好址、盖好房,实现挪穷窝、斩穷根;帮助贫困家庭孩子学文化、学技术,就业一人、致富一家;帮助群众发展生态经济、创办农家乐、出售土特产品,实现靠山吃山、依山致富……挂职干部身驻基层,心也融入到百姓之中,真正把驻地当家,变身为群众脱贫攻坚的“主心骨”“领头羊”。截至今年6月份,全市1000多名挂职干部累计帮扶贫困村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园区103个、龙头企业123个、专业合作社753个、产业大户3387个,实施包扶项目1.24万个,为贫困户办实事11.8万件,带动4.3万贫困户持续增收,实现16.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在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