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川镇便民服务大厅工作人员陈婷婷说:“以往这些事情需要群众到镇上盖章再送到县上办理,现在只需要群众把准备好的材料送到村上,再由村上送到镇上,镇上派专人到县级部门办理,这样既方便了群众办事,也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针对山区群众出门办事路途远、成本高等问题,商洛市98个镇办依托四级便民服务平台,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允许代办的事项,经群众委托,采取干部坐班代办、上门代办、流动代办等方式,公示相关政策和办理时限,全程代理群众办事。民事代办制度实行以来,全市各级干部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12.8万件,获得了当地百姓的一致好评。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走进洛南县景村镇党政办公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醒目的干部岗位去向公示牌,集中公示干部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及“在岗、下乡、出差、休假、请假”等五种岗位状态。镇上干部在不在岗,在干些什么,只要看一看公示牌就一目了然。
“现在找干部办事比过去更利索,工作人员胸前挂牌上岗,一看就知道找没找对人。”6月20日,正在洛南县景村镇街道购物,顺路到镇中心便民服务大厅问询新农合报销比例的盈丰村村民杨卫军高兴地说。
不仅要让群众知道干部的行踪,能找对人,更要让干部亮身份、明责任、作表率。各镇办还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的统一制式,为每名干部制作了标明照片、姓名、单位、职务或岗位等信息的胸牌。挂牌上岗制度要求干部在岗工作及公务外出时必须佩戴胸牌,亮明身份,方便群众办事,自觉接受监督。
以往,来访群众一进镇办机关院落,干部个个躲着藏着的现象消失了。实行当日接访制度,从源头上畅通了信访渠道。在各镇办的办公地点,群众很容易就能找到敞开门的信访接待室,里面每天都会有一名科级干部坐班接访,做到有访必接、随接随办,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干部庸懒散软、为官不为等问题,保证“五项制度”常态化运行和落实,商洛市委建立了专门的督查体系和考核机制,把“五项制度”落实情况纳入镇办党建目标责任考核和干部年度考核,坚持有章必依、执行必严、违规必究。
山阳县高坝店镇全面规范落实镇办“五项制度”,开展“干部争星,团队夺旗”党建主题活动。将“五项制度”的落实情况用五颗星测评,分为满勤模范星、为民务实星、业绩突出星、群众满意星、清正廉洁星,将全镇干部按照不同岗位职责分为八个工作团队,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每月进行团队评比,奖优罚劣,极大地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有力推进了小城镇建设、陕南移民搬迁和新农村建设,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镇。
如今,镇办“五项制度”已在商洛深山落地生根。它将群众需求和干部日常工作密切联系在一起,拆除了干群之间的“隔心墙”,架起了党群之间的“连心桥”,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