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时事综合

商洛市法治信访建设综述

——商洛市法治信访建设综述

2016-08-30 08:13:55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记者 赵有良 通讯员 张庆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决定改革信访制度、建设法治信访、推进依法治国。商洛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及时确立了“改革信访制度,建设法治信访,保障发展大局”的信访工作主导思想,把建设法治信访作为信访工作改革的突破口,力求通过制度改革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今年以来,该市继续紧扣“深化信访制度改革推进法治信访建设”这条主线,扎实开展“法治信访建设年”专项活动,把法治理念和法治方法融于信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时时坚守法律底线、处处彰显法治精神,全面打造阳光信访、做实责任信访、建设法治信访,信访工作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稳压器”。今年1至6月份,全市共发生进京非访11人次,同比下降21.4%。连续六年全国“两会”等重大节会期间都实现了群众进京零非访。
  深化信访制度改革 依法推进法治信访
  新时期的信访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去年6月,市委、市政府组成党政考察团,赴吉林市专门考察学习法治信访建设。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多次听取考察情况汇报、研究信访制度改革,并于12月9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法治信访建设的十条意见》,决定深化信访制度改革,全面建设法治信访。为持续推进法治信访建设,市委、市政府将2016年确定为“法治信访建设年”,并于今年4月份在洛南县召开现场会,对全市法治信访建设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再推进。目前,商洛市、县区委书记都担任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第一召集人,统筹协调信访工作、部署法治信访建设,“书记担责,市、县区长担责”的信访工作体制已经形成;市、县区委常委会每半年至少一次、政府常务会每季度至少一次、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每月至少一次专题研究信访工作已成为一项制度;每年年初,市、县区、镇办三级党政“一把手”逐级签订《信访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信访工作责任;信访工作实行单项考核、“一票否决”、重点管理;各县区信访局局长任县区政府党组成员。这一系列制度的出台和措施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领导,夯实了责任,传导了压力,调动了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全市法治信访建设。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祝列克批示:商洛依法治访工作落实很好,措施有力,取得不少成功经验,可总结在全省推广。副省长、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公安厅厅长杜航伟要求,认真调研商洛市法治信访建设的做法,总结提炼形成商洛模式。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李保存指出,商洛已为法治信访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引领着全省信访制度改革。尊崇宪法法律规定依法明确职能定位尊崇宪法法律规定依法明确职能定位
  新时期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基本职能是了解社情民意、汇集意见建议,分析稳定风险、评估政策得失,排查矛盾隐患、解决合法诉求。商洛市确立法治信访建设的主导思想之后,首先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尊崇宪法法律,严格按照宪法、法律和《信访条例》的规定,依法界定信访工作职能定位,防止信访工作外延过大、内容超宽、工作失范。工作中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原则,开展工作依法有据、解决问题依法合规、表达诉求依法有序、合法权益依法维护、违法行为依法处置。全市实行信访工作辖区责任制和政府部门信访工作责任公示公开制度,依法厘清各级各部门的信访工作职责,每年在《商洛日报》和本单位公开栏上公示一次,以推动信访问题在应有层级得到有效解决。

  • 相关阅读
  • 着眼追赶超越突出问题导向

    ——一论认真开展抓党建转作风促脱贫专项整治  本报评论员  在努力践行“五个扎实”、奋力实现“追赶超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科学研判当前下行压力持续...

    时间:08-30
  • 抓党建 转作风 促脱贫

      开栏语为了解决当前全市干部作风存在的“浮躁、虚假、懒惰、扯皮”等突出问题,推动全市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着力提高战斗力、执行力和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率,市委、市政府决...

    时间:08-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