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实行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补到底、一个政策卡到底,做到征迁政策、拆迁范围、拆迁流程、拆迁单位、评估结果、面积认定、补偿金额、回迁户型“八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为充分让利于民,将搬迁过渡费提高到150元/月˙人,一次性搬迁补助费提高到1500元/户,并提前补偿给群众,平均每户多补助5万元,使全县棚户区改造货币安置率提高到71%。在外出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商南县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公开了补偿标准,消除了群众顾虑,将原来预计8个月的拆迁时间缩短至1个月。
创新工作方法。在规划设计上,聘请北京、重庆、上海、武汉四家一流设计单位,从四套备选方案好中选优,计划分两个区域同时建设,南区拟恢复西街明清古城,建成4A级文化旅游区,北区将规划建设回迁安置房、保障房、移民搬迁房“三位一体”围院式高层住宅区。在安置方式上,制定了货币安置、回迁安置、回购商品房安置等三种方案,在进行货币安置的基础上,还规划了1700余套安置房,优先将回迁房安置在棚改区域。出台了《棚户区改造回购商品房安置办法》,通过建立回购安置商品房储备库和商品房选购中心,回购县城内五证齐全的商品房,并制定指导价,供棚户区居民自由选择,满足了拆迁群众多样化需求。
建立激励机制。按照“赛场选马”的思路,制定出台了《棚改项目责任追究办法》和《棚改工作人员考核奖惩办法》,建立了棚改工作日例会、部门联席会议等制度,坚持每周在县电视台和金丝峡周报公开通报评比,并将结果记入年度考核档案,与干部提拔使用相挂钩。目前,对棚改工作不力的1个单位主要负责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