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县实施产业项目520个,1.5万贫困户就地稳定脱贫。今年一季度,全县建设产业脱贫示范点64个、产业示范基地30个,发展产业脱贫示范户500户。
二是搭建利益联结,破解农户“单打独斗”难题。积极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小微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致富产业,吸纳贫困户通过土地林山入股“分利”、劳务打工“挣钱”、发展产业“增收”,将贫困户联结在产业链上,组建利益共同体,帮助贫困户实现多渠道增收。目前,全县共发展烤烟、茶叶、魔芋等合作社510多个,会员贫困户占比达到60%,建成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14个、产业示范村35个、产业大户2500户,带动近万户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三是加大金融支持,破解发展“资金短缺”难题。创新金融扶贫机制,筹措5000万元作为精准扶贫贷款储备金,由镇安农商行按照1:8的比例投放贷款,重点支持贫困户和有扶贫带动效应的经济组织,农户最高放贷10万元,5万元以内免担保、免抵押、扶贫资金全额贴息,超出5万元部分给予50%贴息;企业最高可贷200万元,贷款年贴息率3%。累计发放储备金贷款2.69亿元,落实致富项目5000多个,扶持带动650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脱贫。建立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