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板栗、核桃、白山羊、茶叶、蚕桑等产业。
四是推进文旅融合,破解经济“转型升级”难题。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扎实推进金台山景区、木王山、塔云山、云盖寺省级文化旅游名镇、滑水河黑龙观等景区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扎实推进青铜关镇丰收村等10个“秦岭美丽乡村”创建,建设农家乐集群5处500户、客栈25个、乡村旅馆60户。深度开发旅游产品,以秦绣产业为龙头,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10大类30个品种,走出了“旅游带动、三产聚集、群众增收”的扶贫新路子。
五是实施园区带动,破解群众“就业平台”难题。建设循环工业园区,集中打造月河钨钼产业园、云镇中小企业孵化园、张米黄金产业园、县域工业集中区、文家石材工业集中区等重点园区,新增就业岗位2000多个。结合小城镇及移民搬迁社区建设,在高峰镇和平家园等规模搬迁点周边配建扶贫创业园区7个。依托县工业集中区整合百盛缫丝、盛华茶叶等10家供销企业创建供销扶贫园区,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结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投资1.2亿元建成回乡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成立回乡创业协会,接纳100家创业团队入驻,吸引贫困大学生创业,新增创业就业岗位500余个。(商洛政务信息第121期,5月11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