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就篇
预计,2016年生产总值达到700亿元,是2011年的1.9倍,年均增长11.9%,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500美元;财政总收入是2011年的1.8倍,地方财政收入比2011年翻了一番;固定资产投资是上个五年的2.8倍。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绿色食品、生物医药产值年均分别增长46.6%、33%,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头强劲,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6%,增速连年领跑全省;新建省级县域工业集中区15个;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工业结构不断优化,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矿业占比下降5.9个百分点。以旅游为重点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金丝峡成为目前陕南唯一一家、全省第7家5A级景区,新建4A级景区8个,高A级景区数量名列全省前茅;“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型业态蓬勃兴起,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生态农业发展成为全省亮点,新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9个,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城乡面貌变化巨大。目前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1.5%,较2011年提高11.3个百分点。有12个镇进入全国重点镇。
生态优势更加彰显。10大循环产业链、16个标志性工程全部建成,森林覆盖率达到67%,较2011年提高4.7个百分点。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面源污染治理、节能减排扎实推进,万元GDP能耗五年下降16%,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超额完成,空气质量稳居全省第一,“商洛蓝”成为最响亮的城市名片。
改革开放开创新局。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展,陆路货运口岸及省级出口基地加快建设,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4%,总量跃升全省第四;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五年累计达到1747.5亿元,19家国内外500强企业落户商洛,大企业、大集团引领作用日益显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热潮,新建各类众创平台40个。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坚持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全面落实“两个80%”,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5%、13.4%。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三带一创”产业精准脱贫模式、开发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走在全国前列,“双包双促”精准扶贫经验在全省推广。五年间,51.8万人稳定脱贫,8万户居民通过安居工程喜迁新居,10.4万户38.3万人依靠移民搬迁告别深山,8.1万城镇居民实现就业。
“十三五”目标篇

——建设创新商洛,到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左右;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0亿元;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到42%和16%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