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商洛,到2021年,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累计下降10%、12%;“一体两翼”中心城市及“网格化”“串珠式”小城镇群成为秦岭山区城镇化的典型范例,城镇化率达到65%;森林覆盖率达到70%,湿地面积达到50万亩,商洛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建设幸福商洛,到2021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3万元和1.5万元,年均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全社会崇尚文明蔚然成风,民主法治不断健全,公平正义充分体现,群众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追赶超越篇

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18年商南、柞水脱贫摘帽,2019年商州、洛南、丹凤、山阳、镇安脱贫摘帽。
突出抓好产业脱贫。逐村确定1-2个特色主导产业,引导贫困群众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
系统推进移民(脱贫)搬迁。把移民(脱贫)搬迁作为治本之策,统筹推进扶贫、生态、避灾等各类搬迁,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聚焦易地扶贫搬迁, 紧盯6.7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任务,强化措施、加快进度,确保2018年底全面完成。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这是建设创新美丽幸福商洛的重要基础。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打造“334”十大优势产业集群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构建新的绿色产业体系。
力争2021年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5%以上。
力争到2021年全市4A级以上景区数量较2016年翻一番。
精心打造秦岭特色小镇。按照“特色产业+文化+旅游”的模式,坚持靠近城区、靠近景(园)区,紧扣“规划理念新、产业定位准、文化挖掘深、小镇环境美”的总体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打造,集中建设2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要素齐全的秦岭特色小镇,巩固提升各类重点镇、文化旅游名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力争5个以上进入省级特色小镇,3个以上进入国家级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