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时事综合
奋力追赶超越 决胜全面小康
为建设创新美丽幸福商洛而努力奋斗
http://www.slrbs.com  2017-01-09 08:41:42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全面推进“一体两翼”中心城市内涵式发展。以西商一体化发展为引领,按照“核心板块支撑、产业长廊带动、快速干道连接、优美小镇点缀”的思路,全面提高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坚持“做强一体、提升两翼”,加快洛南、丹凤撤县设区步伐,构建商丹、商洛城市干线路域经济带,基本建成丹江、洛河两大产业长廊,促进人口和产业协同聚集。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和中心城市品位提升工程,抓好金凤新城、商洛妇女儿童医院、洛南城市森林公园、丹凤环城北路等项目,策划建设一批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立体停车库项目,健全城市供气、供热、供水、人防等公共配套设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深化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建立责权一致、重心下移、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推动城市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转变。

  精心打造秦岭特色小镇。按照“特色产业+文化+旅游”的模式,坚持靠近城区、靠近景(园)区,紧扣“规划理念新、产业定位准、文化挖掘深、小镇环境美”的总体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打造,集中建设2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要素齐全的秦岭特色小镇,巩固提升各类重点镇、文化旅游名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力争5个以上进入省级特色小镇,3个以上进入国家级特色小镇。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山阳撤县改市,支持其他各县发挥优势建设精品县城,加速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聚集,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不断完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积极争取中省项目资金支持,强力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围绕互联互通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以高速公路为龙头,以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推动山柞高速、西武高铁建成通车,力促西渝高铁、榆商高速开工建设。抓好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镇安抽水蓄能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气化商洛”等项目,确保商洛电厂建成运营。坚持防水与蓄水并重,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规划建设一批重点水源、水利项目,全面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建设创新美丽幸福商洛的有力支撑。要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着力构建生态经济发达、资源高效利用、环境舒适宜居、制度健全完善的生态文明体系。

  加快绿色循环发展。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伸拓展10大循环产业链,加快绿色矿山建设,推进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循环化改造,实施一批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和综合利用项目,加快农林废弃物、建筑垃圾、工业废料资源化利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严把项目建设环保准入关口,实施工业污染全面达标排放计划,推广高效节能和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太阳能、地热能应用比重,加强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节能,完成节能减碳减排任务。

  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完善空间开发布局。扎实推进生态建养,加强秦岭生态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实施好“治污碧水、降尘护蓝、生态修复、农村清洁”四大工程,启动新一轮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做美水景观、优化水生态、保障水安全,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全面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四城”联创,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植树造林,继续抓好城周绿化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保持商洛“环境美、人宜居”的独特魅力。

  倡导绿色文明新风。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环境保护责任离任审计,建立健全生态建设利益导向、考核评价、监督管理机制。制定完善资源利用政策,编制全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落实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开展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收藏文章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