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时事综合

脱贫重在产业兴

脱贫重在产业兴

2018-05-08 10:08:17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记者 南书堂 刘婷 李小龙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依托,是长期稳定脱贫的重要保证,是其他扶贫措施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实施产业脱贫,就是要把产业与贫困户深度融合,通过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主导产业,创造新的增收点,增强“造血”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问题。

  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中,我市牢牢把握产业发展这一关键,根据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等因素,充分发掘自身比较优势,重点培育发展食用菌、茶叶、核桃、中药材等传统特色产业和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等新型产业,积极构建金融、科技、人才、市场等方面的支撑保障体系,探索了一批务实管用的脱贫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商洛特色的脱贫攻坚新路子。有了产业带动,一大批易地搬迁人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有了产业支撑,一大批贫困人口实现了持续增收、摘帽脱贫;有了产业积淀,整个商洛农村朝着创新美丽幸福之路迈进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四月的山乡,万物勃发,如诗如画。清晨,在商南县试马镇,采茶女们把一处处茶园妆点得分外的美。钱秀萍的双手在枝叶间舞动,一叶叶细芽飞入篓中,霎时间篓中就溢满了绿。这位观音堂村的村民边采茶边说:“每年三四月,我都会来茶园打工,每天能采两斤新鲜芽叶,能挣100多元。除此之外,我家里还有5分地的茶树,采摘鲜叶由茶厂收购,也能挣2000多元,整个采茶季,家里能收入5000多元。”

  北纬33度,这个原本不产茶的地方如今遍地是茶园。商南茶在困境中壮大,在转型中蜕变,已成为我市的一张名片,也是商南县5万多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商南县茶叶局局长朱先魁介绍道:“我们县上有茶园25万亩,可采摘的有19万亩,去年产茶叶3900吨,产值达4.9亿元。我们在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同时,把贫困户绑在茶产业链上,全县有834户群众将4500亩土地流转给茶企业,户均增收1800元,剩余劳动力还可以在茶园务工。茶企业与流转土地的农户签订配股协议,每年兑付股息,还为农户免费提供种苗、塑料膜,扶持贫困户建茶园,像沁园春公司去年就帮贫困户建茶园507亩。现在我们重点支持企业建设集茶生产加工、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品茗娱乐、茶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园,加快茶业与农业、旅游三产融合发展。”

  在我市,伴随着农村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有机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融合型新业态也得到蓬勃发展,成为破解农民增收难的“金钥匙”。各地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把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柞水县朱家湾村过去是个穷山沟,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而如今,一座座布局整齐的楼院掩映在绿树中,蜿蜒的步行道将各具情调的庭院连在一起,石桥下溪水潺潺,花草树木交相辉映,胜似小桥流水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近年来,村上依托牛背梁景区,立足临近西安的地理优势,走经济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对村落进行重新定位,秉承“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创造创新为径、古朴村落为形”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着力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养生、怡情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引进旅游企业12家,发展农家乐集群12处153家。朱家湾村村支书胡平志介绍道:“我们村上现在有800多人参与旅游业,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6000多人。去年,接待旅客1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人均旅游收入1.34万元,村容村貌美化了,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一批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市栽培食用菌1.62亿袋、茶园49.09万亩,养殖生猪161.35万头、土鸡144.33万只,发展核桃示范园330.15万亩、中药材202.67万亩、板栗99.67万亩、蔬菜23.6万亩。2017年,全市产业脱贫14438户55087人,占脱贫总人口的58%。产业脱贫工作在全省年度考核中位居第一。

  创新模式利益联结

  走进镇安县天洋华康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就能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食用菌菌袋装料,五六个工人一组,娴熟地装好代料,然后搬去消毒。公司负责人袁业华说:“我们公司是去年建成投产的,按照‘借袋还菇’‘产业托管’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公司制好菌袋后卖给贫困户,并提供大棚,出菇采摘后,公司保底回收扣掉菌袋成本,剩下的钱归贫困户。有些贫困户不愿意自己经营,可以和公司风险共担,贫困户买了菌袋后,由公司统一管理经营,约定贫困户必须到公司务工,公司按照男劳力每天100元,女劳力每天80元出工钱,出菇后的收入按照比例分红。除此之外,还有40户贫困户将争取到的产业扶持资金拿到公司入股,每季度分红200元,第一批分红已经发到贫困户手里了。”这是我市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一个缩影。

  企业家们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模式,把贫困群众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紧紧联结起来,才能获得双赢。

  丹凤县华茂牧业有限公司与省供销集团合作,承载1330户贫困户,融入肉鸡产业链实现精准脱贫,成了全省推广的成功典范。

  商南海鑫公司,创出了“借袋还菇”产业脱贫带动模式,按照食用菌“百万袋”循环生产方式,带动富水镇黑漆河村55%的贫困户加入公司发展香菇产业。

  丹凤民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依托设施蔬菜、代料香菇、活性炭加工和乡村旅游产业,吸纳周边350户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

  丹凤县华薇茶叶公司,引领武关镇毛坪村42户贫困户自建茶园382亩,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

  我市各地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扶持为杠杆、以收益为纽带,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信用合作、订单收购、折股量化、利益分享等方式,探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推行以“政府引领、主体带动、农户发力”为核心的“政府+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脱贫新模式,实现了龙头企业“扶持带动到户、效益收益到户”的目的。

  突破瓶颈任重道远

  我市的产业脱贫工作初显成效,势头强劲,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有效解决好这些问题,是企业和群众的共同心愿。

  洛南县石坡镇桑坪村80后青年白龙流转了200亩地发展黄花菜产业,去年纯利润十几万元钱,如果扩大种植规模,建晾晒场、冷库和加工厂,还需要100万元,白龙只有30多万元,面临资金难题。白龙说:“发展产业需要大量资金,融资是个大问题,银行贷款需要抵押,手续也很繁琐,我自己的产业规模小,没有抵押物,所以配套设施一直没有建好。”这种现象在全市不少。发展特色产业投入大、回收慢、风险高,需要大量扶持资金,中、省投资力度小,市县虽已投入一定扶持资金,但仍然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要,大部分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发展资金严重短缺,金融机构惜贷、农业保险覆盖面窄。

  商州区板桥镇七星村耕地资源少,优势主导产业不明晰。村支书贾忠凯介绍:“村上有600多亩核桃树,因为种苗问题常年不挂果,村上想发展中药材产业,砍掉核桃树太可惜,村上想把地流转回来,找企业运作给核桃树高接换优,部分村民不理解,流转费要的太高,企业接受不了。今年村上发展了110亩杭白菊,也是单打独斗,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在我市有不少的边远落后村子都存在产业发展模式单一、品种提纯和改良任务量大的现象,整体管理比较粗放,产业规模小、产量低、效益差。

  在一些镇村,产业发展带动方式方法创新不够,许多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产权关系不明,“三变”改革刚刚起步,存在集体资源缺乏、资源闲置沉睡、集体资产监管缺位等问题。

  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全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仅33个,数量少、规模小。缺乏带动力强的经营主体和从事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优势产品少,部分扶贫产业缺乏主推品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水平有限,产品加工滞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市场销售渠道狭窄、营销手段落后,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难以有效提升。

  聚合力量做优做强

  产业兴则农村兴。尽管我市产业脱贫任务艰巨,产业发展存在一些瓶颈和困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社会对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为我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我市是传统的农业市,农业农村工作基础比较扎实,多年来积累了一些可复制的典型和经验,创建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这一金字招牌,完全可以借势而上,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精准选择产业是前提。过去,丹凤县土门镇长沙沟村的主导产业不明晰,村民要不外出打工,要不各自发展产业,单打独斗。村支书索志恒说:“近几年,我们村根据镇上的整体规划,结合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确立了大樱桃、冬枣、大蒜等产业,建成100亩的野山果采摘园,今年还准备流转1800亩地种植五味子,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帮助村民增收,现在村上的主导产业发展迅猛,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规模,避免产业同质化问题,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坚持长中短结合,既注重培育市场前景好、效益稳定的中长期收益产业,又注重发展周期短、见效快的短平快产业。这一共识在全市上下业已形成,并付诸实践。

  培育引进产业脱贫人才队伍是保障。针对我市一些镇村产业管理粗放,标准化管理滞后的情况,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多渠道、多层次引进培养一批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发展等亟需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充实基层农技机构力量,组建种植、养殖、林果等产业脱贫专家服务团,及时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

  实施带动式脱贫是关键。柞水县曹坪镇九间房村是高寒边远山区,群众发展产业技术、管理、销路都是问题。村支书吕道杰说:“我们引进了柞水县旅投公司和柞水县秦茂农林有限公司在村上发展产业,流转439亩地种植菊花,带动140户贫困户入股分红,种植3万袋木耳,带动20户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合作社、产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带动关系是长效之举。“三带一创”产业精准脱贫机制是我市探索的比较成熟的产业扶贫模式,我市正在持续探索、不断深化这一机制,通过建立完善贫困户和带动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这个核心,把贫困户牢牢镶嵌在产业链条上,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技术、资金、产品销路等难题,实现贫困户与带动主体的“互利共赢”。同时,各级金融机构也在创新“产业贷”产品,落实“农户贷”政策,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保险和小额扶贫保险,为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保驾护航。

  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市一批支持产业脱贫的政策开始启动,政策效应即将释放。政策统筹、项目设置、资金使用、人力调配、信息共享等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已经形成,党委总揽、政府主导、各方同向、干部真帮、群众实干、村村兴产业、户户增收入的产业脱贫新高潮正在全面掀起。

  • 相关阅读
  • 我市召开经济协作联谊会一届二次执委会暨﹃情牵商洛·协作发展﹄动员会

      本报讯(见习记者刘媛)5月16日至17日,市经济协作联谊会在洛南、丹凤、商洛高新区开展实地考察活动,并召开一届二次执委会暨“情牵商洛·协作发展”动员会。市委书记陈俊出席动员会并讲话,市政协...

    时间:05-18
  • 九三学社中央调研组在商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调研

      本报讯(记者李敏)5月15日至17日,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赵雯带领九三学社中央调研组,在我市柞水县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调研。  副省长魏增军陪同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省政协...

    时间:05-18
  • 加强传播手段建设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本报讯(全文华 记者 李敏)5月16日上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生龙到商洛新闻网调研,了解商洛新闻网传媒有限公司筹建情况,并与有关人员座谈。   马生龙指出,要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紧扣“两...

    时间:05-17
  • 四届市委召开第四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

      本报讯(记者 张瑞)5月16日,四届市委第四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中省巡视巡察工作要求,安排部署四届市委第四轮巡察工作。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牛克俭出...

    时间:05-17
  • 提高认识 夯实责任 确保安全度汛

      本报讯(记者 余婷)5月16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豫琦带领市发改委、市水务局相关人员,检查商州区防汛抗旱工作。他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对防汛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坚决杜绝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深入...

    时间:05-17
  • 南鹏当选省剧协副主席

      本报讯(王良)5月10日,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安隆重举行。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刘远当选主席,我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南鹏当选为副主席。  南鹏是我市商州区人,1976年参加文工团工作,长期从事戏剧...

    时间:05-16
  • 商洛市直机关工委“四个突出”强化自身建设

      本报讯 (王堃) 今年以来,市直机关工委坚持“政治建委、业务强委、从严治委、活力兴委”,不断强化自身建设,为推动市直机关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突出政治建委,强化理论武装。利用党...

    时间:05-16
  • 商洛市政协召开第十五次主席会议

      本报讯(记者余婷)5月14日,市政协主席高健主持召开市政协第十五次主席会议,审议市政协“情牵商洛·协作发展”主题协商活动和“聚焦扶智扶志,助力精准脱贫”常委会专题协商活动筹备...

    时间:05-15
  • 商洛市市举行招商推介洽谈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全市共签约项目二百三十二个,总投资一千二百零五亿元  本报讯(记者李小龙 李敏)5月14日上午,以“秦岭休闲之都·丝路产业新城”为主题的第三届丝博会商洛市代表团招商推介洽谈会暨项目集中签约...

    时间:05-15
  • 商洛市市直机关2018年开展“三进三服务 建功十三五”主题实践活动承诺公示

      现将2018年市直机关党组织开展“三进三服务建功十三五”主题实践活动中承诺进包扶村、进企业、进社区办实事情况在《商洛日报》予以公示,同时在“商洛机关党建”网站予以公示,落实情况恳请...

    时间:05-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