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产产品最快也要到2014年才能正式下线,但英菲尼迪、捷豹路虎等豪车品牌已经按捺不住渠道扩张的冲动了。
在宣布国产计划一个月之后,英菲尼迪日前在京启动了全球首家旗舰店。据英菲尼迪全球首家旗舰店投资人、北京福瑞英菲尼迪董事长王小明透露,该店投资是普通4S店的2倍,业界估计投资规模在1亿元人民币左右。未来,这样的旗舰店还将在上海、广州、成都陆续开业,甚至还将占该品牌在华经销商数量的10%至15%。
与此同时,英菲尼迪的渠道扩网也将全面提速。按照英菲尼迪中国事业部总经理吕征宇的计划,2016年,英菲尼迪在中国的4S店数量将从目前的60家增至140或150家。
这只是新晋国产和酝酿国产的豪华品牌们在华渠道扩张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捷豹路虎、沃尔沃、雷克萨斯等品牌也都悉数公布了在华扩网的计划。
然而,这一激进的布网策略,与目前中国豪华车市的整体境遇并不吻合。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增速大幅放缓,豪车市场虽然仍增幅明显,但利润已经大不如前,即使是奥迪、宝马、奔驰这样的强势品牌,也不得不开打价格战。
尽管如此,即将国产的豪华品牌们仍选择加码中国市场。在扩张背后,一方面是迅速占位中国豪车市场,为未来的国产铺路,而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争夺国产后的渠道话语权。
急速扩网
对于尚处于国产前夜的二线豪华品牌来说,奥迪、宝马等市场霸主的扩张之举,无疑令其压力骤增。要想在三大品牌盘踞的豪华车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渠道占位上全力以赴。
不久前,奥迪宣布,将在2013年年底之前,将中国市场经销商数量翻倍至460家左右;二、三线中小城市将是新增店的主要根据地。
宝马也已经于2011年,在40多个中小城镇中开店,成为这些地区中第一个入驻的豪车品牌,也使其经销店的数量以30%的速度增加。
对于正徘徊在国产边缘的二线豪车品牌来说,国产只是其在华新生的第一步,要想追赶一线豪车,销量差距的缩小只是短期的“成绩单”,产品本地化、渠道建设铺开以及品牌力的提升,才是新晋豪车品牌的机会所在。
显然,深谙“得渠道者得市场”的二线豪车品牌操盘手们已开始加速扩网的步伐。记者获悉,目前英菲尼迪在华共有近60个经销网点,今年将向90家努力,而按照吕征宇的计划,2016年要达到140家至150家。其中,旗舰店的数量将占10%至15%。
与此同时,捷豹路虎的扩网也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仅6月份就开设了6家4S店,且同时代理捷豹、路虎两个品牌,其中有两家落户天津。
截至2011年年底,雷克萨斯共有75家4S店,今年预计扩展至100家,到2013年则将达到135家经销商。
此外,豪车品牌经销店的建店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投入也在水涨船高。据悉,目前,新增豪华品牌4S店,投入均在亿元以上。宝马星德宝5S店的投资甚至近2亿元。回报时限长、回报率降低已经开始成为豪车品牌经销商们不得不面临的压力。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迟亦枫透露,三四年前,豪华车经销商在一年之内收回建店成本根本不是难事。但近年,特别是今年,随着豪华车品牌不断扩网,且不断建造国内、亚洲甚至世界级的旗舰店,“少则1亿,多则好几亿,且面积最大的扩展至3万亩,与普通级别经销商3000亩的面积相比,相当于10倍。”
在迟亦枫看来,由于经销商都是独立核算的,目前这样的投入,能保持不亏损都很难。再加上高负债率和高昂的借贷成本,新加盟的豪车经销商压力陡升。
对于那些尚未实现国产的豪华品牌经销商来说,还要面临销量暂时无法迅速提升的困境。今年上半年,奥迪、宝马、奔驰在华销量分别为20万辆、15万辆、10万辆。而2011年,英菲尼迪在中国的全年销量为1.9万辆,今年的目标是3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