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家用汽车产品“包修、包换、包退”三包新规,在经历了近十年的漫长等待后,终于在昨日正式出台。新规明确规定家用汽车产品保修期内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可以免费修理;在三包有效期内,如果符合规定的退货条件、换货条件,消费者可以凭三包凭证、购车发票等办理退货或换货手续。规章规定,保修期限是不低于3年、6万公里,三包有效期限是不低于2年或者是行驶里程5万公里。
四种情形可退换货
对于最受关注的退换货条件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在新规中列出四种具体情形:一是从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60天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之内,出现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燃油泄漏,就可以选择换货或退货;二是严重的安全性能故障累计做两次修理仍然没有排除故障,或出现新的严重安全性能故障;三是发动机变速器累计更换两次,或它们的同一主要零件累计更换两次仍然不能正常使用;四是,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前后条、车身当中的同一主要零件累计更换两次仍然不能正常使用。此外,新规还规定了因修理时限的原因引起的换货情形以及因换货不成而引起的退货情形。
据悉,汽车三包规定的立法工作由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法规一处负责,该处处长李明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三包规定主要针对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和使用的乘用车,有些单位为汽车营运、生产经营活动而购买使用的汽车产品,没有纳入规章的调整范围。
企业售后成本或升五成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一相关负责人表示,汽车三包政策之所以经历了近十年的漫长等待才出台,其阻力有很大部分原因是汽车厂商怕成本提高而反对。
一德系豪华品牌车商称,汽车每年的维修成本是随着购车年限逐年增加的。照常理推算,保修期从2年增加到3年,无论如何成本提升也会在50%左右。“如汽车‘三包’新政提出了保修期限不低于3年6万公里。保修期内出现的质量问题,消费者也可以获得免费修理,包括工时费和材料费。”上述车商坦言。
不过,不少车商和消费者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汽车消费新规就汽车如何“三包”作出明确界定,以后很多问题都变得简单多了,汽车厂商与消费者的矛盾也会相应减少。(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