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洛汽车销售店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
商洛日报讯(记者 王涛)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开始拥有了自己的汽车。现在,汽车市场上品牌繁多,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汽车,选择怎样的配置已成为不少消费者头疼的问题。据一知名汽车网站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许多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会遭遇过度配置的问题。
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往往会认为配置越高越好,实际上,有一些配置可能确实有用,但是使用频率却很低,或者实际价值并没有那么大,在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过度配置的情况。一家汽车网站最近进行了一项针对汽车配置及使用情况的专项调查,筛选出18种颇具代表性的过度配置,进而提出对消费者选择车辆配置的指导,以避免不必要的价值浪费。
该网站研究中心从上百种配置中选出了使用率低于30%的颇有代表性的18款车辆配置,其中包括分区空调、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坐椅加热、驾驶模式选择、遥控启动、全景天窗、自动泊车系统、车载电视等。根据其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其中6款高科技配置普遍使用率都不高,仅有驾驶模式选择系统配置的使用率超过10%,达到17%;4款与坐椅配置相关的配置中,坐椅加热配置的使用率较高,达到23.1%,其次是坐椅记忆为13.2%;4款安全/操控配置中,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的使用率较高,达到21.6%;而在4款其他配置中,分区空调在消费者的汽车中存在比例较高,达到29.5%,其次是全景天窗,使用率为10.7%。
同时,根据调查结果,在拥有了上述汽车配置的消费者中,对这些配置的使用情况却不是很乐观。根据调查显示的配置未使用率(指拥有此配置但很少使用或完全不使用的消费者比例),驾驶模式选择系统配置的未使用率高达70.6%,这就意味着每100位拥有此配置的车主中,有70人很少使用或完全不使用此配置。
此外,自动泊车系统的未使用率为68.4%,坐椅加热的未使用率为63.7%,车载电视的未使用率为54.9%,自动泊车的未使用率为39.7%,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的未使用率为3.9%。由此可以看到,除了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配置的使用情况较好之外,其他配置均存在物不能尽其用的情况。根据汽车之家研究中心对数据进行的分析,驾驶模式选择、坐椅加热、自动泊车系统、车道偏移辅助系统、车载电视、发动机启停技术、夜视系统、坐椅按摩、分区空调及坐椅通风成为过度配置榜单的前10位。
因此,该网站研究中心相关专家表示,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认为汽车配置越高越全面就一定越好是一个误区,也反映了典型的“面子”心理。它并没有考虑到这些配置对于消费者自身的汽车生活是否真的有用,性价比是否合适。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选择车辆时,不应过度追求贵而全的配置,而应选择适合自己的配置,因为只有适当的装饰配置才能起到既安全舒适又便利的效果,同时实现经济上的最优化。
售后服务很重要
随着轿车的品牌增多,人们买车时自然更加计较细节。挑车时对车辆的节油性能再三确认,买车时车价砍了又砍不说,消费者往往还为了一些价值几百元的赠品和经销商们费尽口舌。当然,这并没有错,几百元节省下来还能加上两箱油呢!但人们似乎总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关于车辆的质量保修条款。
虽然不像一张防爆膜或是一套真皮座椅,这个条款是无形的,但它却能决定你在把车买回家后,是能够高枕无忧,还是整天为车辆的故障忙得焦头烂额;或是一旦车辆发生故障,是让厂家负责,还是由车主照单全收。这意味着什么?一个优质的售后服务条款将能为消费者省心,更能为消费者省钱!
售后缩水现象严重
车主们在一起最爱谈到的话题就是汽车保养问题。汽车产业发展至今,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事实上在国外,厂家之间的竞争早已延伸到汽车售后保修环节,延长免费保修期限是汽车市场日趋成熟的必然趋势。就汽车产品而言,现在生产的轿车往往头两三年主要部件不会出大毛病,但3年或6万公里之后,这种可能性就会变大,而这时,几乎所有车都已经过了保修期。目前,国内汽车厂商整车质保多为2年6万公里,更短的只有1年半或3万公里。国外的情况有所不同,在国外汽车公司执行的保修年限和公里数普遍比国内厂家高两倍左右。
如果购车时没有注重优质的售后服务,1年或3年后,那意味着在超出保修期后,无论遭遇多大的汽车故障,消费者必须自掏腰包。就拿普通中级轿车三元催化装置或是空调压缩机等常见并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件来说,价格多在上千元甚至数千元,加上工时成本则更加高昂。如果是发动机或变速器这类核心部件出现故障需要更换的话,价格则更加惊人。依照专家的统计,平均下来,一年保修期的实际价值在几千元,而且随着车龄的增加,故障概率的增加,保修的价值就越高。
人们常常忽略售后服务条款,但事实上,它的价值远高于经销商在车价上的那点折扣。
保修之战一触即发
据统计数据显示,涉及服务的投诉要占投诉的90%以上,只有9.47%的车主仅仅是针对质量问题进行投诉的。同时有调查表明,汽车厂商的保修期长短及服务体系的质素在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说明,随着市场消费心理的成熟,人们逐渐将保修也视为汽车产品的一部分,并开始在选车环节就对保修环节进行考量。另外人们开始发现,保修期的长短也将影响车辆的保值率。从目前国内消费趋势来看,购车3年后换购车辆的消费者逐渐增多。特别是在中高级轿车领域,由于厂家车型改款升级间隔往往在3-5年内,消费者也多选择在3年左右换车,因而车辆的保值率成为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在购车时的重点考虑因素。3年或10万公里的保修期,意味着用车直至更换时都不用在维修方面支付大额度的费用,并可令车辆的二手车保值率提高,以更高的价钱售出。
出于这些考虑,国内汽车企业也开始加强在售后服务方面的力度和宣传,一些企业也作出了表率。例如,广汽本田第八代雅阁从上市之日起,便开始执行国内中高级轿车市场目前最高标准的保修政策——整车3年10万公里保修,同时售后服务的零配件价格平均下调7%。这种价格与服务并举的“组合拳”,是雅阁销售火爆的重要保证。更难得的是,一些经济型小车如广本飞度也已施行国内领先的整车3年或10万公里保修服务,这些改变让人们预感到国内汽车保修水平已经逐步有与国际接轨的趋势,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国内消费者也可以获得不缩水的汽车保修待遇。
保修条款大有讲究
在目前国内汽车保修水准仍处于良莠不齐的阶段,人们在买车时还是要多了解车辆保修政策,尤其是在看到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保修政策时,比如保修5年或是保修超过10万公里之类的,建议您一定要细细阅读其中的保修范围规定,因为,有很多企业虽说提供了很漂亮的保修年限或里程数,但却是限定在车辆某几个关键部件上。比如,国内某款车提供了“10年20万公里”的保修范围,其内容是“动力及传动系统重要零部件质量担保期限10年或20万公里,主要部件是缸体、主轴承盖、缸盖(不含气门导管、座圈)、连杆、进气歧管、进气歧管支架、排气歧管隔热罩、变速箱壳、油底壳、进水接口、出水接口、节温器壳。前后桥重要零部件(前副车架、后副车架)(包含所有非营运车辆)。”很明显,这是企业自己规定的一个保修范围,与其他厂家的整车保修有本质区别。严格地说,这其实是一个障眼法,车辆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件无数,单是这种有限定范围的保修根本无法涵盖全部,而消费者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
另外再提醒一点,那就是不要对车辆进行私自改装,并严格按照厂家要求对车辆进行周期性保养,否则,您就如同违约在先,车子一旦发生故障可是得不到应有的保修的。
开车省油de小妙招
汽车买回后,让人揪心的开支就是汽油费了,这里就教你“省油的妙招”。
确保轮胎气压正确。不够气或是气太多,都会增加耗油量,因此应该定时检查轮胎气压。根据美国能源部的调查,只要每一辆车的轮胎气压比标准气压少了1PSI(磅/方英寸),美国每天就得多消耗1500万公升的汽油。
换成省油轮胎。例如,Pirelli的P6000Powergy轮胎可减少大约15百分号的阻力,因此就能帮你省下大约3.75百分号的汽油。
不要随意更换轮胎的大小。选择更宽的轮胎或许让你的车看来更有“跑车味”,但轮胎越宽,车轮阻力越大,所以除非你真的很需要那额外的抓地能力,否则你只是在白白浪费汽油钱。
定期检查你的驾驶盘和轮胎是否调准。车子旧了,轮胎和驾驶盘往往会失准,这也会耗油。
用黏度最低的滑机油。你的汽车手册上应有说明汽车所能用的最低黏度滑机油。滑机油黏度越低,引擎就越“省力”,也就越省油。
好好保养引擎,有问题立刻修好它。因为不论问题大小,它们都会减低引擎的效率,浪费你的汽油。
好好保养车身。车身出现凹陷就会增加汽车行驶时所遇到的气流阻力。另外,那些华而不实的装饰品,也同样只会增加阻力,干脆就把它们拆下来算了。
别相信汽油辛烷值越高越好的说法。如果你的汽车只需要92辛烷值的汽油,你硬给它98辛烷值汽油它也不会提高效率或动力。所以,先查一查你汽车所需要的汽油辛烷值,不要让汽油公司白赚你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