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曙光:国家已经提出支持跨媒体经营很多年,支持跨界经营,甚至支持跨国经营。但当我们实实在在跨媒体的时候,没有具体的操作空间;当我们真正要跨出国界,特别是资本跨出国界进行跨境经营时,我们也没有政策支持。不是说领导不支持,而是想支持你的人不知道怎么支持,想做的人不知道怎么做。大方向和具体政策如何配套,这恐怕是当前文化体制改革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王长田:三个建议。第一,建议让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人员能够实现持股,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回避很多年了,应该提上议事日程。第二,充分相信文化领域的民营企业,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和尊重。第三,在文化产业整体领域里,好好总结一下电影产业的经验。
黄志坚: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为每个企业,也为每一个人,创造了充分发展自己的机会。我相信,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大家说的问题都会逐步解决。当然,这并不是说以后就没有问题了,发展中还会不断有新问题产生,但前景非常广阔。文化产业最有挑战性、最能激发人的潜力的,就是文化有无限的空间、技术有无限的可能。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融合:开拓产业发展境界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 刘玉珠
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刘庆峰
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依芳
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吕建中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向 勇
主持人:刘司长,请您谈一谈2013年的文化产业融合之道,以及融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刘玉珠:在融合的角度上,2013年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呈现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认识上的融合。我们对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密切关系的认识,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已经不再截然把事业和产业一刀两断,事业和产业是相互融合的。
二是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尤其是从移动互联网的角度来讲,2013年是真正的产业化发展最迅猛的一年。举一个小小的例子,我们调研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2010年才开始筹建,成立到现在两三年的时间,去年全国移动终端游戏产值达110亿元,增速接近250%。这种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给产业带来巨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