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我在省广电中心,要去含光路的市交通局。”
随后,记者手机上显示了成功抢单的出租车司机的车牌号和电话号码等相关信息,等待了不到5分钟后,这辆车按照预约地点到达。
到达目的地后,记者按照计价器显示金额向司机支付了费用,由于预约时记者没有选择支付小费,所以付的只是车费。而市民小张使用打车软件的经历却没有这么幸运。
加价功能引来西安市出租车管理处坚决反对
乘客张喆:“司机两分多钟就到了约好的地方,但是到了目的地以后,他就说是我选择了一个五块钱的红包,就要向我额外再收五块钱的费用。后来我也问了我朋友,他说是没有选加价。”
在打车软件上,确实有一个加价功能,在乘客发送叫车信息的时候,可以选择加价5元、10元,最高为20元,而且操作界面上也提示:“短途或郊区,司机空驶来接您成本高,建议加小费,随车费交给司机”等内容。
思科特软件有限公司市场经理魏莎:“从我们做的调研情况来看,乘客大部分还是愿意去加价来打车的,因为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很多乘客愿意去加价比如他着急去办一些急事。”
然而也正是加价功能的设计,引来了西安市出租车管理处对于打车软件的反对。
西安市出租车管理处新闻发言人张小平:“打车软件里面有个加价功能,违反了目前我们西安市出租汽车的运价政策。因为我们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严格禁止驾驶员议价,现在我们(对打车软件)公开的态度是坚决反对、坚决禁止。”
除此,出租车公司也对打车软件的推广使用表示担忧。
前进出租汽车公司经理惠存政:“我们也担心一些黑车司机的加入,他也安装这个软件,也来载客,非法营运,扰乱咱们正常的营运市场。”
专家:管理部门应考虑如何规范管理而非简单叫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打车软件起步不久,目前市场上的对于司机一端软件的下载,并没有统一的规范,咋样避免将软件装在黑车上?全靠各个软件企业来把控。
嘀嘀打车软件公司工作人员吕远:“看他的从业资格证和监督卡,我们要鉴定他的个人信息,包括以后对他的评级,比如客户投诉什么的,要建立一个评级。这两个证件必须要齐全,而且是本人的才可以,我们一个是要做一个信息登记,也是防止黑车进来。是一个监督过程。”
据了解,目前西安市的三家打车软件公司已安装软件3000多个,而且每天以200个左右的数量在增长。使用的基本都是年轻人,但是如何保证软件的合法下载,在实际操作监管中还有不小的漏洞。比如手机叫车软件普遍是市民与司机直接对话,缺少第三方监管;在高峰期打不到车;乘客需要加价来叫车,违背了出租车服务规范。针对这些问题,今年5月下旬,深圳率先叫停打车软件;武汉随之也禁止了打车软件中的“加价功能”;而北京则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将打车软件纳入北京市新建立的统一电话召车平台。
评论员袁秋香:“我觉得但就市民打不到车,出租车拉不上人这个现象来说,是因为信息沟通的不畅,或者说是不对等造成的,也是市民和出租车司机的一个共同的烦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前交通部门也尝试着推出的电话预约打车的服务,但使用的并不理想,其实我想电话预约也罢、软件预约也罢,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缓解出租车供需之间的矛盾,方便市民出行。所以,应该鼓励打车软件在实践中试运用,作为管理部门考虑的是应该怎么去规范管理好这一新兴的服务手段,让它更科学合理地服务更多市民的出行,所以不能为了自己管理的方便,或者利益的考量,简单地取缔或者叫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