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左右  »  延伸阅读

有诗的长安才是长安

2011-08-04 15:41:32

  今天中午,西安财经学院里,将有一场为聋哑诗人左右举办的诗歌朗诵会;明天下午,在陕西师大,将有一些年轻人聚在一起朗诵诗歌。

  出了校园,在街头的小杨烤肉店和附近的咖啡馆里,诗人伊沙、朱剑、王有尾、艾蒿等人操持的长安诗歌节已经举办了50多场。如果你穿行在某个城中村,没准儿还能发现

  电线杆上贴有“诗传单”。

  这就是西安,有诗相伴的西安。在很多人哀叹诗歌在西安、在当代已经式微的时候,其实,诗歌从未离开过西安。皇城复兴中,有诗的长安才是长安。

  采访、写稿、出差之余,阅读身边朋友、外地诗人写的诗歌,是最让我感到自在的事情之一。这些年我跑来跑去,已经很少写诗了,但每晚睡觉前,总要翻一会儿诗集。白天我扮演着白天的角色,只有晚上是自己的。

  到了晚上,侧窝床头,翻开诗集,听朋友们在诗歌里用自己的舌头说话,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口气和语感,说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最初感受,语言放松,节奏不急不缓,让人也跟着这些诗歌一起慢下来,体会瞬间发生的诗意。好的诗歌,往往能够在三言两语之间击中人心里某块儿软肉,让人不由自主地哆嗦一下。

  如果现在的西安想要恢复汉唐时期古长安的荣光,除了物质的一面,还应有精神的一面。小说或者音乐应该是西安的会客厅,诗歌是西安的卧室。这个时代发展的速度太快,阅读诗歌是让人静下来的一种好方式。

  如果你在西安感到每条马路都在不停地旋转,大厦从四面八方压迫过来,把人逼入一个又一个死角,那么,建议你在睡觉前安静一会儿,读几首当代诗人写的诗歌,想想自己是谁。好的诗歌可以是安神补脑液和强心针,可以让人恢复一下正常人的心智,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读好诗,让人知道自己是谁,在这个城市活着到底想做什么。

  商业活动发达的今天,诗歌活动从未在西安绝迹,北京、西安、上海、成都、广州是当代汉语诗歌的中心城市或者江湖码头。在西安的出版社里,有诗人秦客在帮诗人们编辑着图书;在广告公司里,有诗人亡蛹在给广告人上课;在大学里,有批评家李震站在讲台上向学生推介经典诗歌。有时候他们甚至会走向街头,支起麦克风、打上聚光灯,面向工人、农妇、小贩朗诵诗歌。

  这是几千年来,长安诗歌不死的见证,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的古城,应该学会向诗人们致敬。(转载华商网)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