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商洛市第四次党代会专题报道  »  今日看点

奏响改革发展最强音 激发追赶超越新能量

奏响改革发展最强音 激发追赶超越新能量

2016-12-19 08:21:35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力推改革“新成果”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大局中,如何破局破题,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三年来,市委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破解发展瓶颈制约、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一招”,将统筹推进十大领域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扭住关键,重点突破,出台了一大批有力度、有分量、有影响的改革方案,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

  力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扎稳培强改革根基。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突出抓好党建“五大板块”、机关“五条措施”、镇办“五项制度”、村级“五项举措”、党委(党组)“五个责任”,探索构建“五个五”党建工作新格局,“五个五”党建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响亮品牌,在全省推广。

  以查办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为契机,在全省率先出台落实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意见》和落实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的《意见》,全面落实“两个责任”,推行“四个二”工作法,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铁腕反腐,从严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2014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2477件,处分2654人,移送司法机关107件,狠刹了不正之风,规范了党内行为,严肃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全面贯彻落实“三项机制”,出台“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个实施办法,并在县镇换届和干部调整中大胆运用实践,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大大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加强基层堡垒建设,从强化党的领导核心、配强基层班子、提高基层干部待遇、拓宽出路激发动力等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措施。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六个一”人才发展工程,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等提供了制度保障。

  力推经济体制改革,充分释放改革活力。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重点推进科技、财税、城镇化等领域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达到91.75亿元、323.42亿元、206.66亿元。

  协同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削减市级部门2个,行政编制统一精减10%;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77项,精减率达48.2%;率先公布市县镇三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布市级部门行政职权4257项,各级政府的服务意识显著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从全局和长远考虑,定计划、定指标、定时间表,针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出台实施方案,落实去产能各项措施,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出现新的投资,推进经济运行良性发展,三年累计淘汰落后产能89.86万吨。

  不断加强市属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管理、财务监督管理和负责人薪酬管理等暂行办法相继出台,市城投、交投、商丹园区建设开发公司、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交投五大投融资平台建成营运,作用发挥明显。

  稳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推进金融创新,与国开行陕西分行签署了《建档立卡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合作协议》,争取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0亿元,在全国率先创出开发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商洛模式”,拉开了开发性金融支持商洛脱贫攻坚的序幕。

  力推民生体制改革,充分激发改革动能。借鉴国有中小型企业股份制经验,通过流转把农民的土地、林地变成资本,把政府投入的各种涉农资金变为股金,把农民变成股民,以促进农业产业化、资金资本化、扶贫精准化,积极探索推行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大户带动、创新金融扶贫“三带一创”产业精准脱贫新模式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和肯定。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